转基因观察>正文

人民日报等密集科普转基因,为转基因产业化铺路
来源: 2016-01-05
537

2016年新年伊始,新一轮转基因科普密集展开。

11日,人民日报刊文《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回应转基因争议》称“我们在转基因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离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14日,“科普中国”发表文章《转基因究竟是毒药还是良方?》称:“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保证转基因食品安全,我们差不多吃了10年转基因大豆油,目前为止没看见谁出什么问题。”据了解,“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与此同时,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大元教授在《知识分子》发表文章《维护科学的艰难历程:转基因鱼商业化中国抱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是全球获得转基因鱼成功的第一个研究所,但中国没有能够在全球获得商业化值得我们反思。

总体上看,这些文章主要的基调是抢占转基因制高点,要求政策层面加快转基因产业化的进度。

具体看:王大元文章对比了中国三文鱼和美国三文鱼的案例,称“首先,转基因三文鱼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获批可直接食用的动物来源转基因的食品,而且相比来自玉米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食品,走得更前沿。其次,转基因三文鱼获批可商业化食用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将会促进接踵而来的其他转基因动物性食品产业化。”

王大元认为,如果不是后来众所周知的中国创新环境问题,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一个完成转基因鱼研究的国家,也会是全球第一个把转基因鱼商业化的国家。现在美国成了第一个转基因鱼商业化的国家,我们从中可以吸取许多有益的经验,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发展。“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国包括转基因生物在内的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并不落后。”


王大元说:“我国政府有关领导部门是否应该召开一个有各领域科学、法律专家以及领导部门官员参加的会议,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产业化做一个全面的讨论和决策,值得认真考虑。”

“科普中国”同样以美国三文鱼为例,称:20151119日,在生物科技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将转基因三文鱼作为人类食用用途的方案,转基因三文鱼成为世界上第一例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而与国外转基因食品已经被端上餐桌的进展相比,我国转基因食品在走上餐桌的道路上却格外显得困难重重。


文章最后说:“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化学农药和肥料日益滥用的问题。农药需求量更小的转基因棉花,化肥需求量更少的转基因玉米,甚至灌溉需求量更少的转基因水稻……科学家们正是希望通过推广这些转基因农作物,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对资源更加有效的利用,提供一剂良药。”


《人民日报》发表柯炳生的采访主要总结了五个方面:第一,转基因技术极为重要,潜力巨大;第二,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转的是什么基因。这有点像蘑菇,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所以,政府要进行监管审定;第三,转基因食品是经过科学检验、政府审定批准生产上市的,相当于超市里的蘑菇,是安全的;第四,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消费最早、最多的国家,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问题,其他国家也没有;第五,世界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欧日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国的科学家学会组织等,都对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没有争议。

柯炳生表示,我国现在的市场上,与转基因有关系的食品也就是木瓜以及一些大豆油和菜籽油。对于农业院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进行自主创新,要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取得安全的有优良特性的转基因新品种,并在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审批之后,用到生产中去。


针对2016年新年伊始的转基因科普,观察人士分析:中国将开始实行转基因产业化,将进行国产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而转基因大米麦子等粮食的商业化;实施口号是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保证粮食安全

「转基因观察」这里转发一篇海外学者分析文章,提供了几大不同的事实,可以明确的是:挺转方和反转方对同一问题的解读和看法完全不同,主要是基于对不同事实的选择,而正是在此信息不对称下,中国和世界多数国家的转基因政策和路径截然不同,甚至是相反。

与中国极力推转基因产业化不一样的是,新年伊始,《台湾出台新规:转基因食品强制退出校园》(中国台湾网消息,此前新华社报道),未来台湾地区学校供应膳食强制禁用基因改造食材及初级加工品,保证转基因食品远离校园;另外,委内瑞拉通过新反转基因种子法,将禁止转基因种子的研究、生产、进口以及流通,更严格规范国内杂交种子的生产并禁止私有化种子。加利福利亚最大的美洲土著部族Yurok宣布全面禁止在部落地理范围内培育转基因作物和动物,包括转基因鲑鱼,宣布部族保育区为非转基因区。



邪气兆凶年:简评农大校长转基因欺骗。

直言了,2016-01-01/ 2016-01-02


事实1:美国学界早在2004年就明白说明,转基因食品作物是垃圾技术、能否成为黄金技术取决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消费。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专题报告,说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是事与愿违或得不偿失。2014年,美国农业部发布公文,说明转基因作物经济效益并不比常规作物好。

事实2:美国官方明确说明,转基因食品可有足够严重的危害风险。美国卫生部转发调查报告说明,加拿大一城镇的90%孕妇和80%胎儿体内发现转基因成分,即转基因毒素农药成分可随食品进入人体并滞留遗传。去年美国白宫签署行政令性质备忘录,要求主管部门拿出改造现有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商业化管理体制的方案,其主要缘故之一,就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生态危害。

事实3:在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属最广之列。就拿这两个作物比较看,美国的玉米大豆的食品消耗量远远不如中国,如下为联合国粮农组织2014年颁布的2011年食品消费统计:



 

很清楚,就玉米大豆而言,中国的食品消费量为10320KT和5488KT、远超过美国的3920KT和12KT;且食用占产量比例也远超过美国。该统计说明,在美国,玉米大豆的食品消耗不到产量的5%。美国农业部统计说明,在美国,大豆玉米的非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大约为6%和12%;以此粗算,美国用非转产品满足不到5%或大约1%的的食品市场需要是绰绰有余的。

事实4:美国农业部统计还说明,在美国,78%左右的消费者家庭选择有机食品。美国主要媒体和行会等媒体说明,到目前,美国主要超级零售网多数已经拒绝或正开始拒绝销售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还说明,就是美国搞转基因作物的孟山都和盖兹他们也不吃他们搞的转基因食品。

事实5:美国豆协资料说明,1998年,中国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充斥食品市场的贸易额已经达到3.89亿美元。该资料还说明,美国能同意中国WTO成员,主要缘故之一是中国已同意且大量进口美国大豆油等豆料食品,譬如1994年从美国的进口额就达到2900万美元;而美国官方记录说明,次年即1995年,美国只核准了孟山都40-3-2转基因大豆在美国本土的商业化种植和上市、且核准为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如同黄金大米一样,在美国还没获得商业化核准,在中国就可以给孩子们吃了;如此,在美国还没核准转基因大豆上市前,在中国已经上市且充斥市场,有啥新鲜呢?此外,转基因大米和转基因玉米等还没获准,在中国就可以在市场流行甚至可以公开搞试吃活动等扩散了,等等、等等,那些转基因食品在中国早已泛滥成灾和国家管理早已失控的故事,也是本年度美国农业部很关注的课题之一。

农大校长柯炳生所谓的“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消费最早、最多的国家”,那是搞欺骗。当今,中国是转基因消费最大国家,且全球只有中国还在鼓吹和大量消费转基因食品垃圾。

事实6:世卫组织和粮农组织从没说过“对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没有争议”。美国的主管部门也从没说过“没争议”。相反,他们都明确说明争议存在且足够激烈。美国农业部公文明白说明,在欧洲,发达国家等19个欧盟国家已经立法严限或禁止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且已经把转基因种子公司赶出了欧洲市场,那叫对安全没争议?很清楚,农大校长柯炳生所谓“没争议”的言论是撒谎欺骗。

事实7:挺转基因人士冒名顶替拿外国或国际官方机构搞转基因欺骗已经多次。譬如,两院院士和喉舌合伙,拿美国国家科学院当牌子说该机构资助并联合他们主持国际学界活动而就转基因食品安全达成共识;美国国家科学院相关负责人知道了,明确说明他们根本没资助也没参与那些活动。农业部和科协等官员造谣说,美国农业部说美国的食品70%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而美国农业部负责数据管理的官员明确澄清说,他们没有那样的数据统计、也不做那样的统计。欺骗是严重违规的,可那些人至今逍遥法外。

事实8:在中国,审核为“安全”而实际造成重大伤亡和生态危害的事情已经发生多次。天津大爆炸是个例子,PX项目大爆炸是个例子,深圳滑坡是个例子;造成大片农田土质恶化的农药化肥也经过所谓安全审核;通过所谓“安全”审核的草甘膦,美国当局已经说明它和伤害内脏和生育能力,而世卫组织说明它可致癌。更别说,造成全国大部地区污染而导致红色警报的生产项目,也都经过所谓“安全”审核。可见,农大校长柯炳生的所谓经过审核批准上市的就是“安全”的,那是睁眼说瞎话的欺骗。再说了,中国农业部是怎么做转基因作物安全审核和颁发安全证书的?是营私舞弊。譬如,一号两发,用玉米替代大豆做检验,偷改审批文件,把动物饲料当人类食品,等等、等等,整个就是肆无忌惮的营私舞弊和欺上瞒下的欺骗。

事实9:在没有草甘膦残留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中国农业部就核准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大批进口充斥中国食品市场。在没有HT/BT合成蛋白的风险管理的国家标准下,中国农业部就核准且签署大量进口该类转基因作物进口充斥中国食品市场了;而那样的转基因作物,美国农业部和孟山都公司自己都明白说了,孟山都在阿根廷张罗那类作物商业化种植,是因为有了中国农业部的批准大量进口(即:若没中国农业部的闪批,孟山都和阿根廷就不搞那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如此,那样获得“安全证书”而上市的转基因作物,还有什么起码的安全和信任可言?

事实10:联合国机构发表的文献清楚说明,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有各种且足够激励的争论的,并非喉舌发表的农大校长柯炳生撒谎欺骗所说的“没争议”。


"Regulating GMO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
http://www.fao.org/biotech/c9doc.htm
As observers of the biotechnology
debatewill be very aware the subject of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s GMOs in food and agriculture is highly controversial.

FAO's role in biotechnology

http://www.fao.org/biotechnology/en/
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the resultingproducts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continue to be atthe centreof a long-running polarized debate.

Food safet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food
http://www.searo.who.int/entity/world_health_day/2015/genetically-modified-food.pdf
What is the state of
public debateon GMO?
The release of GMO in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arketing of GM foods haveresulted in
a public debat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新年伊始,本是喜庆日子。可是人民日报等媒体却用农大校长柯炳生的转基因欺骗来迎接新年。如此以邪气开始新的一年,是否意味着中国的2016年是转基因骗子横行之年?它的预兆是什么?

美国驻华使馆官员新近公文或许给了答案:中国线人告诉他们,中国农业部搞了两年的“转基因科普”铺路,从2016年开始将实行国产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而转基因大米麦子等粮食的商业化;实施口号是“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和“保证粮食安全”。今年全国各地许多农民“卖粮难”,以前大张旗鼓的方式搞转基因大跃进不行,改用城镇化、财政手段和进口手段等“软刀子”方式砍掉农民的脚跟而把大批农民赶出农村农田,为转基因粮食大规模商业化和充斥市场开路。有此金钱利益目的,难怪,新年之际,喉舌要把农大校长柯炳生的转基因欺骗当作新年礼物送给全国人民呢。

  • 上一篇 : 致读者:转基因争论不休我们关注不止
  • 下一篇 : 东北粮仓沦陷:转基因玉米田间大量种
  •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