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呈现5大产区形态
此次调研显示,投入成本高成为目前苗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工厂化育苗是集成了设施生物技术、设施工程技术、设施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体。建立一个工厂化育苗基地,需要流转规模土地,建立日光温室或智能温室,播种、洒水等各种设备。种苗利润有限,回收周期长, 前期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投入成本高,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的企业难以承担。
目前,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场主要呈现5大形态。
第一,科研依托较强的产区。广东、湖北、宁夏、河南等。依托科研院所、推广站等独有的技术支撑,新技术的应用率较高,也有很好地示范推广作用,是一种很好地结合方式。目前育苗市场发展不够成熟,相信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第二,合作社形式为主的产区,河北、山西、云南等。苗场规模普遍较小,以服务本合作社成员为主。在发展相对较晚的地区,以合作社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资金问题,提升苗场建设水平。
第三,发展相对成熟的产区,山东、辽宁。目前国内发展相对成熟,生产能力较强的苗场,多集中在山东和辽宁。以公司独资形式为主,发展方向相对明确;对于育苗质量有严格要求,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是各地区苗场发展参考的主要依据。
第四,发展相对落后的产区,山西、湖北、广东。山西、湖北苗场普遍建设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落后;广东虽然接触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强,但是人工等成本较高,苗场利润较低影响其发展。
第五,市场空间较大的产区,绝大多数产区。除了山东、辽宁等发展较好的地区,其他蔬菜主产区,市场需求量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