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经营的八大风险,发生纠纷如何应对

发表于:2015-10-13

现阶段,育苗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卖种到卖苗,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为必走之路。同种子经营一样,种苗经营同样面临诸多风险,并且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北京市开越律师事务所律师梁顺伟专业从事种业律师11年,代理多起与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有关的案件,担任国内数家知名种业公司法律顾问,他在会上讲述了种苗企业常见的经营风险,并结合多个案例,分享了面对纠纷相应的应对之策。

20151013122507882.jpg

梁顺伟说,种苗企业常见的经营风险主要有:种子质量风险,品种抗逆性风险,品种适应性风险,市场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农户生产管理风险以及群体性事件风险等。“最重要的是政策性风险”梁顺伟说,这是中国现阶段种业面临的现实。企业对种子质量问题和种子适应性问题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于气候条件、土肥条件而引起的种子质量纠纷,就需要法律做出相应的责任划分。正是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一旦种子出了问题,不管什么情况引起的,都第一时间找企业赔付。

  “法律制度要为企业减负”梁顺伟的话得到了现场的热烈掌声。他说,种子(苗)目前存在几个方面的法律盲区:推广前的试验、示范需要几年、布点的代表性;由谁负责试验、示范;试验成功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谁去评价;试验示范的结果如何备案、它具有防范风险的法律效力吗?

  最后,梁顺伟认为,面对纠纷,企业应积极介入田间现场鉴定,充分利用《农作物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设立的各项制度,通过争取合法、合规的鉴定结论,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智能工具,保全纠纷证据。这就要求企业自身应当讲政治、懂法律。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