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农交会一起成长

发表于:2015-11-09

“上万家企业参展,如果没有亮点,怎么能让观众关注你,脚步停下来?”在农交会成都青城道茶展台,身着艳丽唐装的美丽女子和道袍的英俊小生正在进行太极和茶艺相结合的表演,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2003年,我参加了第一届农交会,那时还是9平方米的标准展位,没有施展的空间,根本展示不出来企业形象。现在我们有表演,有唐装,有展示,就会吸引观众,进而了解道茶文化,了解企业品牌。”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启给记者满上了一杯碧绿的青城道茶。“如果你今天没来,就不知道什么叫道茶;如果你不喝上一口,就不知道它好在哪里。”

“每一届农交会我都没落下,从产值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可以说,企业是和农交会一起在成长。”彭启介绍,每次来,他都会去别的展位转转,看到好的包装设计、宣传营销,会加以改进为我所用,学到了不少东西。原来,公司参加农交会很茫然,没有什么市场定位,有什么产品就都拿来摆上。现在,公司学会了分析市场,分析消费者需求,会选择更有地方代表性,更能代表公司形象,更符合展会属地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的精品来,这样和经销商对接的把握性就更大。上次农交会,一位观众说“青城山的太极那么有名,为什么不和茶艺表演结合起来呢?”彭启受此启发,回去就把太极和茶艺表演结合起来,更有看点。彭启认为,一个成功品牌必须以一定的标准模式,不断面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的形象,适应消费者的休闲需求,企业还建起了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园。

成都市盈宇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参加农交会。“政府为我们买单,当然要来了。”公司营销总监黄春程介绍,这次成都农委出资组织企业抱团参展,他积极报名参加,带上了公司的拳头产品:盈棚泡菜系列产品。“泡菜是传统行业,要想在传统行业里突围,就得不断创新研发,改进产品的品质、形状、发酵技术,适应消费者口味开发低盐产品,做出来的酸菜酸爽嫩脆,很受欢迎。”黄春程说。

不光参展商在变,政府服务也在变。彭启说:“以前参展得提前一周来,自己找装修公司布置展位,现在只需要提出要求,政府部门就给统一装修好了。也不需要自己和展会方面对接,政府统一对接。”

除了茶艺表演,成都馆的厨房互动体验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端起鲜榨的猕猴桃汁来品尝。设计精美的展板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生态成都”从传统农业到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变轨迹。“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7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3条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形成了覆盖全市60%耕地面积的“10+7+3”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格局。

“在四川省级综合展览区中,成都市今年首次作为主题参展市,携31家龙头企业、100余种精品农产品亮相,叫响天府成都农业品牌。”成都市农委市场处处长余小勇介绍,“随着成都农业的转型升级,在一次又一次的农交会上,成都前来参展的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精美,营销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展示出成都农业的风采。”

生态多彩贵州风

“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高山青绿水长,云滔滔,雾茫茫,酿了茅台酿茶香,绿宝石韵味长,湄潭翠芽吐芬芳,遵义红暖心窝,都匀毛尖气清爽……”11月7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国家地理标志馆的大屏幕上,反反复复地播放着《贵州茶香》,优美清新的乐曲回荡在展厅里,多彩贵州风在八闽大地吹开。

在具有丰富民族风情的贵州主馆里,茶叶、大鲵(娃娃鱼)、猕猴桃、铁皮石斛、优质稻米、辣椒、酸汤等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产品琳琅满目,现做的特种食材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香气不仅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就连其他省市的参展商也都赶过来尝个鲜儿。

“我们当初就是看中了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地特色,才在贵州做农业。”来自福建的客商李建彬几年前在贵州旅游时,独到的眼光让他的企业落户贵州独山,在大山里建起了2000多亩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贵州多山,山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7%,贵州多林、全省森林覆盖率近50%,山高林密的生态环境和高海拔、寡日照的地理优势,为优质农产品的生态提供了自然条件。近年来,贵州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贵州茶叶的品质好,我们想多买点,老板还不卖呢?”福州市民蒋先生拿着到手的茶叶不停地念叨老板的小气。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