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系列报道: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宋洪远

发表于:2017-01-13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农业节本增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因素之一 ,而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1月7日,由中国智慧农业产业联盟、北京物联网协会主办,中国农机学会青委会、全国旅游创意联盟、CODEX国际创新研究院、锄禾网绿经济产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智慧农业年度峰会暨“匠农杯”颁奖盛典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锄禾网、央视网、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网、中国食品报、中国信息报、中国智慧农业网、国际在线、灌溉网等20多家行业主流媒体在现场进行了跟踪报道。  

    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围绕着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展开了主题演讲,以下是对此次演讲观点的概括性总结:

中国农业未来5到10年发展的机遇三点市场、转型、政策,我现在要说的一点是政策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这三个文件就是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主要的措施都做出了部署安排。

去年的12月19号、20号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布局。农村农业的两会就是对“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实施农业现代化规划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主要的要求和主题可概括为两句话:

第一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怎么样推进供给侧改革?怎么样培育发展新功能?这是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主要内容。

我想围绕这样一个主题,介绍三点:

第一根本目标一个是农产品供给,另一个是农民增收。也就是说,保供给,保增收,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目标。

第二主攻方向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一要把效率提高的,特别是讲的综合效益,土地产出力、资源利用力、劳动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不仅是国内,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还有国家的竞争力问题。我们的竞争力要提高,产业安全是个问题。

第三根本途径一个是体制改革,一个是机制创新体制讲的是怎么管理?机制讲的是具体的怎么去实施?

三个底线:

第一,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能减弱

第二农民收入增长的势头不能逆转

第三农村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不能出问题

结构调整开放以来已经搞了三次,就农业而言。比方说在1978年到1984年,我们连续6年增产之后,就发现多了,卖不出去了,这是一次大的。第二次在1998年我们发现农业的发展进入到容量供求平衡,结构性的局部扩升这样一个结构,当时我们提了战略性结构调整,这一次实际上是第三次。

这次和以前不同的地方:

第一,调整优化农业的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区域布局。

第二,实行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第三,要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第四,融合跨界的结果,调结构。

另一个改革:

第一创业创新大众创业培育新主题,万众创新培育新模式。

第二科技创新驱动,没有新产品,没有新技术,没有新工艺,没有新设备怎么转?就是要科技创新。

第三推进制度改革,一方面是农产品市场的改革另一方面是要素市场改革,不仅农业有三权分立,我们对集体建设用地宅地制度改革和耕地制度改革也进行改革。

四,就是金融改革,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我们这样四个方面的改革,我们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的效益提高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本次中国智慧农业年度峰会暨“匠农杯”颁奖盛典上,多位智慧农业行业重量级专家学者、数百名优秀农业企业代表集结在一起智慧农业发展之道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树立智慧农业行业的标杆、问道未来智慧农业行业发展趋势、扛鼎智慧农业行业影响力、推动智慧农业行业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