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为健康产业加油

发表于:2017-03-24

  2017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2017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现场

  本网讯 (记者 程天赐) 3月19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特聘研究员尹成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承宸,中国食品报新闻中心主任李葆华等出席大会并讲话。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社团组织、富硒农业企业、种养殖合作社、富硒农业科研机构的代表参加大会。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讲话

  尹成杰在讲话中指出,富硒农业开发培育了农业新兴功能,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发展富硒特色农业形势非常好。尹成杰认为,发展富硒农业的政策举措要坚持和树立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富硒农业发展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当前发展富硒农业的重要任务是要加快推进富硒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富硒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尹成杰希望新成立的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在制定和完善富硒农业标准体系、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有所作为。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致辞

  陈生斗认为,富硒农业是功能农业的部分,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富硒农业高度契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方向正确。富硒农业发展今后还会获得更多政策面的支持,我国富硒农业将迎来大好的发展时机。因此,在这个时候成立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举办2017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非常及时。陈生斗强调,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是顺应当前全国富硒农业发展形势而成立的行业组织,对于处于发展早期和起步阶段的我国富硒农业行业来说意义重大。专委会将在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教授、克山病缺硒发现者之一朱梅年发言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雒昆利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灿平

 

 富硒农业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朱珍华发言

  大会安排了九场专题报告和部分代表发言。报告人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朱珍华,山西晋中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俊来,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教授、克山病缺硒发现者之一朱梅年,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潘灿平,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雒昆利,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全国县域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黑龙江海伦市政府副市长张旭光,黑龙江省方正县委书记董文琴,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副局长魏凯,湖南新田富硒办主任乐国权,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郑威研究员、江西省梦江南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俊,中经猎豹(北京)贸易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胜等。与会专家、代表畅所欲言,就富硒农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富硒农业发展形势、瓶颈与任务;富硒功能农业助力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富硒农产品出口的策略、通道与操作实务;富硒水果营销以及海伦市、方正县、新田县、恩施州富硒产业发展情况等深入探讨交流。

黑龙江海伦市政府副市长张旭光

山西晋中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俊来

  大会上启动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全国富硒产品防伪溯源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移动互联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化富硒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身份信息大数据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富硒产品溯源查询服务。

  3月19日晚,大会还举办了圆桌讨论与合作对接活动。代表们围绕富硒农业产业投资、技术标准、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合作对接。

  据了解,此前3月18日晚举行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朱珍华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