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场再传好消息:村里通了优质公路 蒋高明 曾彦

发表于:2016-12-30

最近,弘毅生态农场传来好消息。政府投资5000万元修建的8公里汶泗路改线工程完工,约1.5公里从农场的生产区(西岭)与办公区(金线河畔)穿越。


该公路按照省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沥青路面,宽22米,上下四通道,其中6米为绿化带。


该工程为汶泗路改造工程的重要部分,2015年底设计, 2016年元旦通车,从设计到施工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公路是为配合石膏采空区改造而设计施工的,但在功能上,主管设计的地方领导充分考虑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将其中1.5公路穿农场的生产田而过,占用了农场所在村蒋家庄的约50亩农田。该公路贯通,使蒋家庄村民进县城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蒋家庄村民对公路是非常渴望,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公路就从自己的村口穿越。为了修建一条简易的生产水泥路,村民们自发募捐,村干部带头贷高利贷,笔者个人也带头捐款6万元,修通了约2公里的水泥路,从而解决了拖拉机在雨季之后不能下田的被动局面。


修通的二级公路将原生产路部分废弃了,这非常可惜,但毕竟目前的公路条件远远好于原来的简易水泥路,村民们对此事满怀感激的。


该公路贯通对农场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场初创之时,没有公路使得农场产品销售困难,拉牛的大车掉头都困难。如今那一切都成为过去。


无独有偶,我们16年前在内蒙古开展生态恢复实验也是没有公路,越野车经常被陷进沙窝子里。2007年我们的恢复实验非常成功,并被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在我们的试验地召开现场的观摩会,笔者将行路难的问题向当时的旗委书记巴根那同志反应,旗委书记非常痛快地答应出资130万元修通了一条8公里的砂石路(如今那条路也变成了柏油路)。从内蒙古到山东,可见只有科学家认真做带动农牧民发展的好事,政府总会在关键时候帮一把的。


感谢山东省各级领导同志尤其平邑县及卞桥镇领导的大力扶持,感谢全国消费者的支持,我们长期坚持的生态农业的“星星之火”马上就要“可以燎原”了。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