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将赢得90后新一代人的胃

发表于:2016-09-27

 现在90后一代人日常的午餐,其实是60后、70后人青少年时代所羡慕的,充裕的用重油烹饪的肉食,以及大量精制的米面,此外则是少量配色的蔬菜。

       一些写字楼底楼的食堂正在被大楼工作的年轻人所厌弃,即便是夏天,他们也宁愿离开空调环境,顶着炎炎烈日到外面的餐厅就餐,原因是食堂用油比较少,不够有滋有味,不知觉间,人们的口味变得重了。

       不过,饮食结构是通过一代一代,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的。仅仅在几十年前,中国人的饮食还延续传统,大量蔬菜、粗细粮混搭、低油少佐料、偶尔肉食、细嚼慢咽。

       大量肉食和精制米面带来的健康问题,已经显现。

       我国目前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而在并不遥远的1980年,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仅为0.67%。“中国人饮食高脂高糖,身体缺乏活动,因此患糖尿病的风险不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指出。这是一个环境问题,糖尿病患者发现,原来他要吃一顿更多蔬菜伴以杂粮的午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选择。

       当然积极的方面也同时存在,今天城市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业态是水果超市,不长时间已经随处可见,对应家庭中的水果消费也已经常态化。其实在八十年代之前,长江以北买橘子就不容易。当时一斤橘子是两块钱,而普通人的薪水也不过五六十元,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给。

       变化的还有供应链,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冰箱开始普及,但是到今天,从社会层面看,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半截子的冷链。

       一方面,城市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于,一周或者更长时间采购一次食材,但是另一方面,食材的冷链化程度又很低,而且不完整。于是采购了更多的肉食和加工品。

       在30年前,城市的蔬菜供应往往来自于30公里的半径内,而今天蔬菜动辄来自于2000公里以外。从这个角度说,八十年代的人们就近从菜市购买的蔬果更新鲜,饮食更健康

       新农人其实面对一个变化了的市场。90后作为收入更高,同时健康意识更强的一代,会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转化为消费行为。一方面,新农人将从饮食结构的再调整中,获得产品转型升级的发展机会,而另一方面,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全供应链的梳理重构是同样重要的发展机会。

       本站分析师认为,无论是高品质蔬菜、水果的供应,还是城市供应链的梳理,在今天的环境下,都涉及应用互联网,互联网能够直达消费者,很好传播农产品品牌,同时也可以优化供采的连接,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中间环节损耗。

       新农人利用互联网赢得新一代人的胃,将成为未来二十年主流的创富故事。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