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用多少,怎么用?全在这里了!

发表于:2017-11-30

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逐渐风靡农资市场,但作为高科技、生态肥料的代表,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疑问和困惑,在用法与用量方面也不能很好地掌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展开详述,希望能帮助种植户解决一些问题,做到掌握一项技术,用好一个产品。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有活性的肥料,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活性菌来起到作用的。所以在施用时一定要保证菌的活性,不能使其失活。这就使得施用方法要比化肥以及有机肥要更复杂、严格一些。

微生物肥料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施用到土壤后,得经过适应、生长、供养、繁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后,才能开始产生作用,一般这个过程需要15-30天的时间。之后才能很好的发挥功效。

对土壤的要求

根瘤菌、固氮菌类的微生物肥料适宜生存在ph为6.6-7.5的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好气性的微生物肥料(磷细菌、固氮菌等)在疏松的土壤上才能很好的发挥效果。


避免在中午施用

一般中午的温度都比较高,尤其是夏天的中午,炎热的阳光照射,分分钟就能将菌给杀死。所以比较适宜的时间应该是早晨或者傍晚,以及阴天的时候。

施后立即浇水

适合有益菌生存的土壤含水量应在50%-70%之间,过干或者过湿都会对菌的活性造成影响。过干会使菌得不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导致死亡;过湿会使土壤缺氧,不利于菌的活动,甚至是死亡。


拆开后尽快使用

微生物肥料不适合长久的放置,尤其是拆开包装后一定要立马施用,最好一次用完。如果实在用不完也要完全密封放到阴凉干燥处。并尽快用完。否则有可能使其他的菌进入,影响有益菌的菌群结构,甚至导致其失去活性,使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微生物肥料的用量

想要微生物肥料起到强大的作用,那么就要施用足量的肥料。这样才能更多的给土壤中补充有益的微生物,更好的改善土壤环境。并且微生物肥料就是施用过多,也不会对土壤以及作物产生任何的影响。但是不同的微生物肥料要根据其使用说明施用。


叶虹时光农田微生物菌剂用法用量

适用于各类农作物,如各种瓜果蔬菜、花生、马铃薯等,尤其适用于连作、化肥施用过量造成的盐碱板化土壤。

农田作物:播种时微生物菌剂与种子施在一起,之后浇透水;过程中使用时需浅埋后浇透水即可。一般每亩作物施用20kg的菌剂。

果树:靠近根部埋施,根系分布深的果树要适当深施,反之浅施(深根性果树,施用深度应为40-60厘米;浅根性果树,施用深度应为30-40厘米),施后浇透水。一般每棵果树施用1kg的菌剂。

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它在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营养元素的转化、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害,环境净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微生物肥料的以上诸多功能,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目前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人均粮食消费量减少,高品质的蔬菜、水果、畜产品和蛋奶产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因此对微生物肥料的需求也将增加,这为开发优质高效的微生物肥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微生物肥料逐步成为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肥料的主力军,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目前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定的误解或偏见。有看法认为,微生物肥料的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认为可以取代化肥和有机肥,有看法则认为菌肥根本无效,或者与复合化肥中营养元素相比,认为其养分不足。

合理使用微生物肥料既可以补充化肥的不足,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认识到对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也不应期望过高,不能将其与化肥有机肥料对立起来。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尚取决于一定条件,如高效的菌种,严格的生产条件,完善的菌剂,合格的产品质量,科学的应用方法,适宜的环境条件如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气候条件等和适用作物及品种等,任意夸大其应用范围和效果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