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的新逻辑——开拓设施农业4.0新模式

发表于:2018-01-19


1月18日,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2018年第1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市和平里大酒店举办,启迪农科应邀参加,会议期间启迪农科CEO王富增向标准工作组全体成员做了题为《智慧农业的新逻辑——开拓设施农业4.0新模式》的分享报告。

在报告中CEO王富增首先结合启迪农科阳光蔬菜工厂项目模式,指出:启迪农科阳光蔬菜工厂项目其实是物联网的需求方,今天专家们所淘汰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及物联网的技术,对阳光蔬菜工厂项目未来的实施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启迪农科认为智慧农业与智能农业的最大区别是智慧农业是体系化、场景化、动态化的,而智能农业是碎片化、机械化、技术化的。启迪农科阳光蔬菜工厂项目是属于智慧农业的范畴,因为该项目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系统,物联网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之后,他指出:政策、科技、文化是产业巨变的三大引爆点,如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水平的提升给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梳理中国农业发展轨迹,分别经历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低碳回归的石油农业、注重生产生活的观光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的工厂化农业直到21世纪的智慧农业、社区农业、电商农业和订单农业。以此,蔬菜产业也经历了:家庭种植自足自给的传统时代、露天种植靠天吃饭的1.0时代、温室种植相对自主的2.0时代、科学种植追求效益的3.0时代,到现在则是智能种植产销一体的4.0阶段。在4.0种植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则是: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

接下来,他从蔬菜“种”与“销”这两个痛点出发。指出:设施、种子、技术、品类是解决“种”这个痛点的关键因素,而规模、标准、市场、成本则是解决“销”这个痛点的关键因素。启迪农科正是基于蔬菜种植发展方向和蔬菜产业两个痛点以及多年在蔬菜行业的践行、研究提出了“蔬菜生态链理念”和启迪“四好”理念。所谓蔬菜生态链理念,纵向指的是:实现从设施规划建设—种植-管理-销售一体化的运作;横向则是整合产、学、学、研、媒等资源,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性的合作实现项目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启迪农科“四好”理念,则是指:好的设施、好的种子、好的技术、好的平台,这四个关键因子。王富增特别强调:如果没有好的设施、好的种子、好的种植技术,物联网等新科技的价值就发挥不出来,最终会成为摆设和累赘。

他指出:启迪农科阳光蔬菜工厂项目,正是此理念的实现。阳光蔬菜工厂是将“都市菜园”与“家庭菜园”相结合的现代蔬菜生态链新模式,其最大特色在于将设施规划建设、优质的种苗、先进的种植技术、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以及O2O营销体系结合起来,符合市场发展方向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代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盈利空间。然后王富增逐一给与会人员介绍了启迪农科阳光蔬菜工厂组合设施——C919-B型冬暖式阴阳温室及阳光蔬菜工厂玻璃温室等功用尤其在保温、抗压、采光、材质、机械化操作、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育种、种植方面的特色、“建台-圈客-搭桥-迎宾”四步运营法则以及基于“农生堂APP”的O2O销售模式。王富增强调:只有把这几个因子结合起来,才能更易于实现阳光蔬菜工厂项目的落地,启迪农科一直都是以开放、共享的文化,欢迎更多优质的企业参与到项目中,共同探索。

最后,结合农业智能化,王富增描述了阳光蔬菜工厂智能化管理场景以及依托基地和农生堂APP在:工厂化标准“菜单”、家庭智能冰箱、社区净菜售卖机、虚拟社群/游戏/菜谱/、基于检测和大数据的食疗及健康管理、新零售六个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他指出:这些应用场景并不是梦,而是我们都会体验到的未来生活,当然要快速实现这些场景还是需要大家在模式和技术不断的突破,需要更多的标准和合作。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