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中国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发表于:2023-02-1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14日表示,中国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2021年年初,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近年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刘焕鑫对中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情况进行介绍。


  他表示,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识别认定时间缩短到15天以内,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保障”、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


 

  二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22年,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7.9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132.9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8.7万人。三是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2022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11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5%,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百分点。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8个百分点。


  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


  刘焕鑫表示,将持续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及时化解因疫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实行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就业,着力用发展的办法,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民众内生发展动力,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努力让脱贫民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