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蛋鸭育种芯片研发成功

发表于:2023-11-07

  近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牧兽医研究所与北京康普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出国内首款蛋鸭育种芯片——“楚鸭1号”。该产品可应用于蛋鸭基因组选择育种、重要经济性状定位与鉴定、家系构建、群体遗传学研究等方面,为蛋鸭新品种选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及指导依据。


  育种芯片是对生物个体基因组变异进行检测和开展遗传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可精确检测生物个体的基因型,提高遗传评估准确性,提前淘汰达不到育种目标的个体或组合,减少工作量和成本投入。传统蛋鸭畜禽育种方式周期长,如适合笼养的蛋鸭新品种“农湖2号”,2021年通过审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多家单位历经16年育成。


  “‘农湖2号’相当于一个现成的高产蛋鸭基因库。”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艳博士介绍,该品种以湖北地方鸭品种资源——荆江鸭为育种基础,引入绍兴鸭、山麻鸭、攸县麻鸭、金定鸭为育种素材,其亲本血缘覆盖国内主要高产地方鸭品种。通过对“农湖2号”蛋鸭核心种群个体进行深度重测序,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分析等方法,科研人员筛选获得与蛋鸭产蛋性状、生长性状与抗逆性状等相关的2万个功能基因位点,最终开发出“楚鸭1号”蛋鸭育种液相芯片。


  试验表明,该产品基因组覆盖全面,且涵盖了产蛋数、蛋重、蛋壳颜色、蛋壳强度等蛋鸭主要经济性状的功能位点,检测一个样本仅需40元左右,准确率高达98%以上。同时,芯片密度可灵活调整,随时补充功能位点,在蛋鸭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吴艳说:“有了‘楚鸭1号’芯片助力,未来,畜牧兽医研究所将综合运用基因组芯片育种等新技术,持续提升‘农湖2号’蛋鸭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品种市场竞争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