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发表于:2025-07-31

  近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召开的2025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据介绍,为全面准确反映2024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形势,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制了此《报告》。


  《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发展格局分析,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挑战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对2024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做了梳理总结。《报告》显示,我国小龙虾稻渔综合种养在面积、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主要种养模式不断创新,各地因地制宜将鱼虾蟹各类养殖对象引入稻田,结合原有耕作制度,形成了种类多样、各具特色的种养模式,主要包括稻小龙虾、稻鱼、稻蟹、稻鳅、稻鳖、稻螺、稻蛙等模式,不挖沟少挖沟的新型模式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


  另外,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呈现三大变化。一是传统农户转型,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三是龙头企业引领。各地在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稻渔综合种养多种功能,拓宽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了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报告》显示,到2030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报告》还就强化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优化经营模式、提升组织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高附加值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