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全部验收合格
本网讯(记者 孙鲁威)记者从大连商品交易所获悉,3月27日,该所在大连举办2016“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验收评审会及2017年试点工作座谈会。经过严格评审,12个试点项目全部验收合格。
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在座谈会上表示,大商所自2005年以来开启了期货服务创新之旅,继“千村万户”、“千厂万企”等一系列市场服务工程,又探索推进了“公司+农户”、“期货+订单”、场外期权等一系列试点项目。2015年开始联合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推出了“保险+期货”这一新模式,实现了试点主体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各方共赢。该模式连续两年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大商所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安徽等5个省区开展了12个“保险+期货”试点,涉及玉米、大豆现货20万吨,为4158个农户提供价格保险服务,共理赔482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的收益。由于试点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试点规模有限,项目涉面尚小,运作尚不能收放自如,今年亟待有新的突破。
大商所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2017年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将主攻以下几方面:一是继续加强一线监管,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继续为产业企业提供权威价格参考及套期保值服务。二是加快推进新工具、新品种上市。新工具方面,继豆粕期权上市,将积极推进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权上市,不断降低“保险+期货”试点的成本,为涉农主体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服务;继生猪价格指数,将推出油脂油料、玉米、禽蛋等其他大宗农产品现货价格指数。新品种方面,大商所将加快推动生猪等期货品种上市。三是做好老品种维护。目前,正积极推进黄大豆2号新合约上市。玉米集团化交割制度已经落地,将不断优化交割仓库布局,持续降低企业交割成本。四是完善“保险+期货”试点分布,因地制宜,推动试点向主产区倾斜,服务好国家战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期货市场和保险市场提供价格引导和避险服务,但这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探索出一个适合国情的成熟模式。王凤海表示,大商所将与市场各方合作,共同推进金融市场服务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