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十三五”将实施多项生态扶贫项目 贫困群众保护好生态就可受益

发表于:2017-06-28

 新华社兰州6月28日电(记者屠国玺)甘肃省正在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加快精准扶贫步伐。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政府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甘肃将全面推进生态扶贫工程,其中包括实施7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工程和落实两项生态补偿到户政策,贫困群众保护好生态就可受益。

  据了解,甘肃省将实施的7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工程,包括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和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综合治理。

  甘肃省明确,“十三五”期间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将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力争到2020年,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并完成草原围栏建设1500万亩,补播改良15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地100万亩,建设舍饲棚圈5万户。

  甘肃省还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启动实施泾河、渭河、黑河流域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而对农牧交错带已垦撂荒地,甘肃省将通过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

  此外,甘肃省“十三五”期间还将落实两项生态补偿政策,对生存环境恶劣、退化严重、不宜放牧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在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将根据载畜能力,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对完成年度减畜任务的农牧户给予草畜平衡奖励。

  另外,甘肃省还将在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的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森林管护、防火和服务,增加劳务收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