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常年提前5天,鄱阳湖进入极枯水期

发表于:2017-12-27

  进入12月以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截至12月26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破8米极枯水位,比常年提前5天进入极枯水期。

  江西省水文局数据显示,截至26日8时星子站水位为7.99米,比去年同期水位低1米,较历史同期均值低1.27米。随着水位降低,鄱阳湖急剧萎缩,通江水体面积仅291平方公里,仅为丰水期最大面积时的十七分之一。

  鄱阳湖枯水期正呈现提前、延长、加剧态势。水文专家介绍,鄱阳湖常年进入极枯水期的时间为12月31日,但今年提前了5天。江西省水利厅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003年—2012年各月平均水位较1956—2002年降低了0.22米—2.17米,高程10米以下水位开始时间提前28天,持续时间延长48天。未来鄱阳湖的枯水问题将呈常态化。

  近年枯水期,鄱阳湖湖区和入湖河流水质恶化问题严重,部分水域发生影响供水安全的“水华”现象,加之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交织并存。据统计,鄱阳湖周边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250多万亩,损失粮食3—5亿斤以上。水产养殖业受灾面积达400万亩,占鄱阳湖区养殖面积的63%。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