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有补贴,沈阳市出台30条惠农政策

发表于:2018-04-28

  本网讯(记者张仁军)记者日前从2018年沈阳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获悉,沈阳市农经委、林业局、财政局以全市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为重点,探索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创新资金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沈阳市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制定了以种植、畜牧、水产、林业等四大产业为基础的惠农政策。惠农政策共30条。重点向粮食、蔬菜、特色作物三个生产核心区聚集、向畜牧养殖、加工一体化聚集、向农业产业发展聚集,共涉及惠农政策资金5.3亿元。

  其中土地托管是沈阳市今年新增的一项惠农政策,此项工作的目的就是“小生产,大服务”。它主要是引导小农户接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降低生产经营主体各环节的成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户的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土地托管补贴的对象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事企业(公司)。重点是围绕粮食作物的“耕、种、防、收”等环节,开展托管服务。

  土地托管项目实施坚持服务小农户。把引领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作为开展土地托管的重点。始终坚持带动而不是代替农户发展的原则,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坚持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把突破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作为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在尊重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前提下,集中连片推进规模化生产。

  沈阳市的惠农政策突出产业引导,突出三区规划发展。充分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政策着力点有所调整。进一步明确扶持方向,对第一产业增长拉动力强、附加值高、效益明显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突出粮食、蔬菜、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规划导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展农业产业链,强化惠农资金对农业发展的杠杆作用。

  农业补贴制度更加完善。降低政策门槛,提高补贴上限标准。对特色经济作物等项目,降低政策门槛,让补贴政策惠及更多农民;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提高补贴上限标准,吸引、鼓励农事企业加大投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沈阳市将进一步推进“放管服”。今年的惠农政策和往年不同的是,分成约束性政策和指导性政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由市本级组织实施的项目,由市级制定约束性政策,实施预拨清算管理。对促进县级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发展,符合各区县差异化需求的项目,由市级制定指导性政策,资金切块下达,区县(市)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各区县(市)结合各地区实际制定政策和具体项目实施方案,可结合市级指导性政策适当调整补助标准及支持方式等。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