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七个地产品牌获国家农交会金奖
本报网(记者于险峰)日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此次农交会辽宁省喜获佳绩,农产品成交额达到4.33亿元。本届展会上,辽宁省大连天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驼峰苹果、沈阳万谷园米业有限公司康森?留芽米、丹东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草莓、辽宁太阳谷庄园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葡萄酒、盘锦锦珠米业有限公司湿地大米、辽宁五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sinoeuro蜂蜜6个品牌产品获得金奖。同时,黑山富源禽业有限公司的“福潮”黑山褐壳鸡蛋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产品地理标志展团金奖。
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辽宁省近年来坚持农业生产稳中调优、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密不可分。辽宁省积极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着力提升第一产业附加值和增加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础。同时,历时5天的农交会上,辽宁省共组织开展了17场品牌推介活动,为企业搭建营销平台。仅以沈阳万谷园米业有限公司康森?留芽米为例,该产品在展会现场备受各方关注,迅速打开了南方市场,并赢得了1.2亿元的订单。
为全面展示全省畜牧业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成就及品牌形象,省畜牧业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办公室积极组织辽西驴、辽宁绒山羊、辽宁辽育白牛、黑山褐壳鸡蛋、营口蚕蛹鸡蛋、兴城蜂蜜、北票荆条蜜、台安肉鸭等8家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企业参加此次展会。
丹东草莓、北镇葡萄、康平甘薯、抚顺杂粮、黑山褐壳鸡蛋……在11月2日正式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来自辽宁省50家农业龙头企业的410种特色农产品、150家电商企业的1100种农产品携手亮相,集中展示我省践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新经验、新成果。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农交会上,辽宁省展位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及人数均为历年之最。参展企业均为国家级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参展产品均为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包括很多品牌农产品,特别是获得“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农产品。
展会现场,辽宁馆以橙色、绿色为主色调,设计简约大方,分外抢眼。全省14个地级市均精选出优秀企业携优势产品参展,在现场设置了粮油、水果、水产品、畜产品、酒类等专业展区。东港市的草莓和北镇市的葡萄还作为主宾县特设专区参展,吸引了不少客商驻足品尝购买,洽谈产销合作。
辽宁省的优势农产品大多有着独家竞争力,且在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我们东港的草莓很有名,卖得也好。以前只能在12月份上市,现在通过低温预冷促早栽培技术,草莓在10月底就可以上市,赢得了市场时间差,更能卖上价,效益非常可观。”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延东说,这不仅可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好品牌的溢价效应也在充分显现。“为了推动辽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加强了辽宁农业品牌的培育、宣传和市场推介,通过品牌带动更多生产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以北镇市为例,今年通过主打北镇葡萄这个品牌,使葡萄价格大幅提升,整个产业增收了5亿元。
此次展会让全国各地更深入地了解了辽宁省的特色品牌农产品。下一步,辽宁省将在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组织上下功夫,建立一套品牌农产品的生产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形成辽宁品牌,带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