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程试验室搭平台 助力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锄禾网讯:众所周知,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的重要支撑之一,但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同时产生了大量畜禽粪便对水源、空气、土壤等造成严重的污染。但目前,畜禽粪便主要靠耕地消纳,但畜禽粪便施用太多会导致耕地负荷粪便过载,造成土壤污染和作物减产,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及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12月22日,一场围绕畜禽污染防治和资源化、无害利用的盛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作为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18年度工作会议与会企业、院校代表、共建单位、协同创新单位和实验示范基地代表纷纷结合各自实践与科研成果登台分享,并积极建言献策,内容涉及畜精准饲养与养殖污染源头减控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效、无害化处理,畜禽污染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等整个畜禽污染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整个产业链条,无形中为产业瓶颈的破解开出破题良方。
(共建单位、协同创新单位和实验示范基地代表)
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物总量控制从源头着手是重要举措,这就需要通过优良品种选择、优化饲料配方、提髙饲养技术、改进清粪工艺等措施从源头减少粪污排放全程选用适宜的自然处理工艺,减少粪污产生。为此这也成为参会发言代表重点关注的领域,他们从源头减排的效果与应用;饲料厂源头减抗减锌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业重金属源头减排技术;饲料端源头减抗减薪;液体发酵饲料研究;畜禽营养吸收研究;生态化养猪之源头减排营养策略方案;养殖过程中微量元素控制与资源化高效利用;合成抗菌多肽研究与应用;低蛋环保饲料的研发等方面论述了源头减排的方法。
(共建单位、协同创新单位和实验示范基地代表)
在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量约为38亿吨,利用率不足50%,其中规模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的不足10%。如此数量庞大的粪污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其也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对其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同样可以变废为宝,为此围绕这一重大课题与会代表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农牧废弃物资源利用利用工作开展情况;鸟粪石流化结晶法磷回收技术装备研发;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微生物巢处理技术在集约化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沼液利用精准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型生物天然气项目资源化利用成果;畜禽粪便空间多层静态好氧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阐述各自研究成果。
(共建单位、协同创新单位和实验示范基地代表)
此外,在畜禽粪便处理中,除了源头减量、进程操控、末端运用,如何找到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点,构建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格局显得尤为重要。而种养结合模式则可以很好实现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这也是西方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这需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才能,优化畜禽规划饲养布局,加强粪肥还田运用技术辅导,加速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展开新格局。
在当天会议中,不少代表围绕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及零排放的润航循环模式;猪场源头减排与粪尿资源化利用;新余正合生态园模式(N2N模式)可持续运行机制;金杯半山集团种养结合实践等实践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据了解,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工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合作单位优势,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的构建,促进技术成果的更好、更快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