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发表于:2019-05-30
5月20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水产科技活动周在广东省深圳市启动,一批了不起的渔业科技成果纷纷亮相。活动周向公众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曾经深深改变着老百姓的“菜篮子”的科技成果,至今仍是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的坚强后盾。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大家集中展示——
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汇总表 | |||
序号 | 候选成果 | 最高曾获奖情况 | 第一完成单位 |
1 | 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配方及其工业化育苗工艺 |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4) | 安徽省农牧渔业厅 |
2 | 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3 | 大珠母贝人工育苗养殖及插核育珠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一等奖(198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4 | 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0)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5 | 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2)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6 | 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一等奖(1993)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7 | 建鲤的培育技术及其推广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三等奖(199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8 | 奥利亚罗非鱼遗传特性和抗寒相关因子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二等奖(1992)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9 | 基于配子体克隆技术的海带良种工程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 | 烟台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
10 | 大型海藻生物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0) | 青岛海洋大学 |
11 | 大菱鲆的引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12 | 异源四倍体鲫鲤鱼和三倍体湘云鲫(鲤)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 | 湖南师范大学 |
13 | 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和推广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 | 上海水产大学 |
14 | 虾夷扇贝引种及规模化增养殖技术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 |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15 | 主要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5)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16 | 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17 | 长江中下游湖群渔业资源调控及高效优质模式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8 | 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6)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19 | 主要海水养殖动物的营养学研究及饲料开发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 | 中国海洋大学 |
20 |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21 | 低洼盐碱地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 |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22 | 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 | 宁波大学 |
23 | 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24 | 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25 | 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6 | 栉孔扇贝健康苗种培育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 | 中国海洋大学 |
27 | 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8 | 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29 | 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30 | 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31 | 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32 | 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0) | 中国海洋大学 |
33 |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34 | 海洋水产蛋白、糖类及脂质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 | 中国海洋大学 |
35 | 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 | 上海海洋大学 |
36 | 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 | 大连工业大学 |
37 | 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38 | 大黄鱼全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 | 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 | 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39 | 多倍体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40 | 新型和改良多倍体鱼研究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 | 湖南师范大学 |
41 | 坛紫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及深加工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 | 上海海洋大学 |
42 | 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 | 中国海洋大学 |
43 | 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 | 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
44 | 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 | 四川农业大学 |
45 | 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46 | 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 | 浙江海洋学院 |
47 | 鲤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与产业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48 | 刺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49 | 金枪鱼质量保真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 | 浙江海洋学院 |
50 | 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 | 渤海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