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百万打造生态基地 带村民共同致富

发表于:2017-03-16


他花百万打造生态基地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徐靖东正在把富硒蛋装箱。

他花百万打造生态基地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徐靖东说自己的种养殖场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态环保。

午后的阳光洒在池塘上,一群白色的鹅拨动脚掌,水面泛起层层波澜……这是璧山区三合镇石龙桥村党支部书记徐靖东家的富硒种养殖基地。

2011年底,徐靖东辞掉物业公司经理的工作,回到老家的第二年春天,他的生态养殖业便上马了。这一做就是五年,如今,他的生态基地已经生机勃勃。

生态环保是他发展的法宝

徐靖东,今年52岁,2013年,他被选为三合镇石龙桥村支部书记。

3月9日,记者见到徐靖东时,他正在种养殖基地里翻弄他的花花草草。

“我们这里除了有空气外没有任何污染。”徐靖东话语间颇为自得。他说,他的种养殖场最大特色就是生态环保,这也是他发展的最大法宝,支持自己一直前行的动力。

纯生态意味着啥?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除草全靠人工,从不用除草剂等农药。他的这一举动,村里很多人不解,弄不明白,为什么非得用人工?不仅费时费力,还收益低。

但徐靖东有着自己的坚持,他承包了上百亩村里流转的土地,其实,那是久未开垦的一片荒草地。

徐靖东有自己的规划。

富硒蛋比普通蛋硒含量高3-6倍

徐靖东把很大一部分荒地用来饲养生态鸡。他称为五黑鸡,因为这种鸡通体乌黑,但产的蛋却是绿色。

其实,徐靖东有自己的小秘密。

多年前,他曾在老家创业,但因为各种原因创业失败。在成都务工的这些年,虽然物业经理的职位和收益都不错,但他也了解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也见到了因为食品问题带来的危害。

“我们为什么不能吃上自己做的放心食品?”徐靖东不断反问自己,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里。

2011年末,徐靖东回到老家,第二年初就办起自己的种养殖场。

在徐靖东的种养殖场里,自然是一种常态。五黑鸡可以在林地里自由行走,啄草,啄虫,产蛋,一切悠然自得。

“他们吃的是草,喝的是天然露珠。”徐靖东认为,让五黑鸡自然生长,享受天然雨露的滋润,在这种环境下,产下的蛋才是最适宜食用的。

为了让自己饲养的鸡更有价值,徐靖东特别在里面添加了一种硒的元素。并把饲养出的鸡和蛋送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检测,得到的报告显示:鸡和蛋的硒含量达到了0.435mg/kg、0.682mg/kg,比普通鸡、蛋的硒含量高出了3—6倍。

徐靖东说含硒量高的鸡蛋可补充膳食结构中硒含量不足,长期食用可增强防病能力。

这里是城里人的休闲之所

在种养殖基地里,徐靖东还种上了枇杷、柑橘等应季水果。

“五月开始,玫瑰陆续花开。”在这片土地上,徐靖东种植的21种玫瑰占地五六十亩,五六月将迎来花期,花开后,红的、白的、粉的,五连六色的一片,置身花海,仿佛仙境一片。

“有一半的玫瑰都可食用。”徐靖东告诉记者,食用玫瑰可以用来泡玫瑰茶,泡玫瑰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林下荷塘里,接天莲叶无穷碧。一百多亩荷田花繁叶盛,别样清新。清晨,露珠在荷叶尖赏滚动;星星出来,静静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味道也更浓了。

对于这片荷田,徐靖东说,“赏花之后就可采摘莲藕。”市民可以前来采摘,体验丰收的喜悦。

八月九月,无花果成熟;十月以后,柑橘接踵而至。在这里,每一个季节都有收获,每一个季节都是别样的风采。

“在这里每个季节都有水果。”这是徐靖东的计划,他要让这片土地成为天然氧吧,为城里人提供一方心灵的休闲之所。他想让那些禁锢在四方水泥之下的心灵得到恢复,他想让劳碌一周的人们带上家人,来一个轻松的周末。

其实,徐靖东的想法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儿子观念的融合。

父子联手创业打造生态基地

2012年,徐靖东的儿子徐海洋大学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在重庆从事网游方面的工作。

也许是父亲的坚持感染了他,在试水众多职业后,徐海洋回到了老家三合。2014年,徐海洋加入了父亲的队伍。

父子俩有明确的分工,徐海洋主要负责养殖和网站建设。徐靖东负责其余部分,而徐靖东70多岁的老母亲也帮着在田间地里帮忙。

这期间,徐海洋也曾迷茫,几年的投入总计上百万却看不到一点收益。他甚至一度后悔自己的选择。还好,2016年底,徐靖东的养殖场开始有了回馈,他的生态鸡和富硒蛋开始投放市场。

在线下销售的同时,徐海洋把市场瞄准了线上销售,采用O2O的模式,扩大销售渠道。

“我觉得走生态之路有前景。”现在,徐靖东的儿子已经习惯了和鸡粪打交道,他觉得这里面有泥土的芬芳。

徐靖东一家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片天然氧吧,他们只想带给市民一片生态和自然。

他想带领村民一道致富

徐靖东的种养殖基地不仅给劳碌的城市人带来了心灵之旅,更带给了村民就业之路。

因为不打农药,徐靖东的种养殖场里很容易长草。每每此时,徐靖东会请上村里的七八个村民来除草,这一做就是个把月。每年,徐靖东为此支付的费用不下七八万元。

“一方面想帮乡亲就业,同时也是为了生态环保。”对于这笔支出,徐靖东并不心疼,在他看来,虽然这是几十块钱农药就能解决的问题,但这与自己的理念却是背道而驰的。

对于徐靖东的举动,刚开始的时候,村民并不是特别理解,觉得他费时费力还没收效,在年年支出却没有收益的情况下,应该减少支出。

徐靖东却很笃定:即便倾尽所有,也要保证生态环保。

几年下来,徐靖东在这片上百亩的天地里至少支出了上百万元。但他并不后悔。

现在,徐靖东的种养殖基地已经开始收益,他说,他要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新闻纵深> 三合镇 广聚人才创业兴乡

新闻纵深>

三合镇

广聚人才创业兴乡

徐靖东的发展模式在三合镇并非个例。

三合镇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黄花梨、脐橙、血橙、新生1号等水果在璧山可谓家喻户晓,四季花果不断。近年来,三合镇立足打造“璧南生态涵养区”,出实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要发展就离不开人才。为了人才,三合镇可谓花费了大力气。近年来,三合镇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引士回乡的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大举推选人才。

徐靖东就是当年群众推荐的人才。当年,听说徐靖东曾有过在家乡创业的经历,在外多年也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

对于发展的渴求,三合镇全镇上下决定广聚人才全民招商。

通过召开三合籍在外成功人士新春座谈会,力邀工商界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三合镇在招商引资上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也正因这样,像徐靖东一样的很多三合人开始回家,回到故土,开始了在三合镇的一篇创业兴乡之路。

三合镇在迈向“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生态宜居小镇”的前行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