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寨村:扶贫路上的“三朵银花”

发表于:2017-03-18


  3月14日,谷营镇霍寨村扶贫工作队“三朵银花”在农户家中了解情况。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本报记者陈学桦本报通讯员姬姣姣

  “闺女,你来了,咋又给我带这么多吃的。”68岁的程爱菊老人看到刘银花,热情地招呼着。

  3月13日,兰考县谷营镇霍寨村的驻村干部刘银花又来到程爱菊家里。程爱菊是村里的贫困户,也是刘银花精准扶贫工作的对象之一。

  作为扶贫驻村干部,兰考县统计局原副局长刘银花已在霍寨村度过了两个春秋。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她和驻村干部崔琛、冯艳敏结为“战友”,村民亲切地称她们为“三朵银花”。

  “刚到村里的时候,乡亲们认为我们是来‘镀金’的,对我们有抵触情绪。”谈起初来霍寨村的情景,兰考县统计局工业科原科长崔琛历历在目。

  “哪家穷?有多穷?为什么穷?我们仨带着这几个问题挨家挨户走访,然后录入贫困户信息卡,做到一户一档,不漏一人。”谷营镇原妇联主席冯艳敏说道。

  “有土地、有劳动力的,可以考虑发展产业”,“有资源、有条件的,最好规划种植业养殖业”,“有想法,缺资金的,通过到户增收资金获得帮扶”。“三朵银花”多次走进贫困户家中,沟通协商,“量身定制”脱贫规划。

  村民韩海涛在外地打零工多年,一直想在家门口干点生意。“三朵银花”了解情况后,帮他考察资源、联系专家、申请产业扶贫贷款。去年9月,他开始经营香菇种植大棚,“到现在已经赚了三四万了。”韩海涛乐呵呵地说。

  刘银花告诉记者,充分利用当地农户种植习惯,霍寨村已形成果蔬套种模式,使22户贫困户年增收5500元。大力发展养殖业,已使1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三朵银花’驻扎到村里,经常给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帮俺村脱贫摘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村支部书记霍双星谈起“三朵银花”,频频竖起大拇指。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