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电商辅助,农产品还得有特色

发表于:2017-12-18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一番话引起热议。他说,一个月挣一两百万让人很高兴,但一个月挣一二十个亿很难受。

  咱们无法体会马云的难受,不过却可以用马云的思路,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什么呢?就是农产品滞销。

  如何用成功人士的思路解决农产品滞销?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认为:

  张子雨:这几年农产品滞销的消息多次出现。今年5月,因产量增加、气候影响等因素,河南多地出现了蒜薹价格暴跌。情急之下,甚至有蒜农朋友们直接把蒜薹扔掉。今年6月,山东数百亩洋葱滞销,1毛钱1斤卖不出。前一段时间,陕西礼泉的苹果丰收,巨大的供应量导致苹果价格进一步下滑,果农很无奈,但想不出好办法。

  解决滞销的问题,可以用一用马云做的生意,这就是电商。

  有人说,农产品电商这几年飞速发展,各地特色农产品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渠道。为啥还会有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呢?

  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农业和互联网属于两个领域,农产品电商并不能直接对接到地头上。

  打通农产品和互联网之间的壁垒,必须要主动出击。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都在向乡村发展,有商业头脑的朋友,在乡村开办电商公司,一头连接互联网,一头连接各位乡亲,就成了一项有利家乡发展而且回报非常丰厚的事业。对于电商企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组织货源、打通物流渠道等方式加以扶持。

  不过,并不是有了电商就万事大吉。农产品要想变成热门商品,还得有特色,体现差异化是农民朋友需要开动脑筋的方面。

  其实特色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有果农通过套袋种植,给苹果印上了字,平凡无奇的苹果,变成了圣诞节的平安果,身价迅速上涨。

  寻找差异化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农产品加工。依托农产品产地,就地建厂,就地加工,普通的农产品有了品牌,有了档次。而且,经过加工包装后,农产品更便于运输,市场受众也更加广泛。

  巩固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是大家共同推进的事业。另外就像马云说的,事业做的多大就是担当有多大。如果重量级的企业家能够心系农民,愿意为乡村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农民和企业家都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