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之殇!2017竟然以“滞销”结尾

发表于:2017-12-28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也许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但是2017年的尾巴已经走到眼前。

走过2017年,见过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中医农业的崛起,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但是,农业的弊端依然存在:对于千千万万的农民来说,2017年竟然要以“滞销”做结尾。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层出不穷。从砀山梨,到山药,再到木耳、莲藕……滞销的品种越来越多。从陕西,到陕西,再到四川、浙江,滞销的地域越来越广。

面对滞销,不想讲太多,只愿这样的事情今后越来越少。

希望农户不再盲目,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滞销也就不远了。

希望政府加强指导,市场需要自由竞争,更需要宏观调控。

希望农企带动群众,发展自身的时候,不要忘了身边的农民朋友。


陕西西安市 砀山梨滞销

砀山梨滞销.jpg

对于果农来说,最怕果子滞销。西安市高陵区几家农户就遇到了这样的闹心事。

西安市高陵区西小寨村果农李大姐在村里承包了二十多亩的梨园,品种都是这砀山梨。这梨子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品质是真不错,去年一斤要卖一块多钱。可这么好的梨子,今年却成为了李大姐的心病。原本国庆前后就应该陆续卖出的梨子,直到现在也才卖出了不到两千斤,价钱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虽说梨子销路不畅,可也不能看着一年辛勤劳动全都白费,李大姐又雇人将梨子摘下储存了起来,这新盖的彩钢瓦棚下是足足近二十万斤的砀山酥梨,为了防止鸟吃虫咬,李大姐还得守着这些梨子,真是哭干了眼泪。


四川什邡市 山药滞销

山药滞销.jpg

这些天,在四川什邡市冰川镇楠木村的“探路人”王永红试种的百余亩紫山药大获丰收,然而,却有10万斤卖不出去,只能放进库房待销。

楠木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忠介绍,紫山药在楠木村引种成功并大获丰收,是该村实施精准扶持,培育多元化富民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效农业的具体体现。“无奈在销售中,当地群众对紫山药不太了解,对它避而远之。紫山药不是转基因食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河北秦皇岛 木耳滞销

经过了一整年的辛勤劳作,眼看着到了木耳收获的季节,秦皇岛市青龙县隔河头镇土胡同村和八道河村的村民们却开始发愁了。

由于今年气温偏高,气候较为潮湿,再加上缺水,乡亲们种植的木耳照正常产量减产了一半,更让大家忧心的是,如今收获的6万斤优质木耳无人问津,真是急坏了大家伙儿。


河南中牟县 苹果滞销

<a href=http://www.chuhe.com/_quanweishuju/pingguo/pingguojiag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苹果</a>滞销.jpg

12月22日,河南中牟县的弓老汉愁容满面。他种植的万斤苹果滞销堆在果林里,眼看就要下雪,一下雪苹果就会冻坏。老汉的儿子因车祸去世,儿媳离家出走,留下小孙女,老伴因家中变故精神失常。

苹果园全靠他一人在简陋的草棚里日夜看守,不想万斤苹果今年遭遇滞销。


新疆库尔勒 上海青滞销

12月25日下午,新疆库尔勒市英下乡阿克东村,在四条田蔬菜大棚区,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但菜农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今年冬季的蔬菜价格让人心寒。

“去年这时候上海青的批发价格为2元/公斤,今年的批发价格为0.5元/公斤……”,菜农张明3吨多上海青无销路。

往年会有大量乌鲁木齐的蔬菜批发商来库尔勒批发蔬菜,今年,吐鲁番种植的蔬菜面积大、价格更低,导致库尔勒的蔬菜滞销。


河南漯河市 晚秋黄梨滞销

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刘庄村,柏广宇今年种了15亩晚秋黄梨,亩产在4000公斤以上。没想到,看着个大皮薄的黄梨,柏广宇犯了愁:4万公斤左右的库存,售价低且没有销路。从梨园挂果至今,他的梨都是零星销售。

与柏广宇一起发愁的,还有同为漯河金利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其他十几家晚秋黄梨种植户,他们一共近50万公斤的晚秋黄梨,销售同样困难重重。

所幸,召陵区供销社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利用自办的漯河新供销聚超电商平台帮助梨农解决销售难问题。


陕西渭南市 莲藕滞销

陕西渭南小伙王军利常年在西安打拼,这两年回老家创业,带领乡亲们种植莲菜,谁成想,他们今年种植的500亩莲菜眼看丰收在望,可是遇到市场行情低落,100多万斤莲藕滞销。

怀揣着多年积蓄与创业梦想,王军利一下子就承包了500亩农田,和周围村民一起种起莲菜。地里出产的是九孔清莲也叫百花藕,外表光滑细长,口感脆嫩香甜,所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很高。而且是天然无公害绿色蔬菜。看着一堆堆出泥的莲菜,乡亲们咋都高兴不起来。


浙江温州市 瓯柑滞销

瓯柑滞销.jpg

瓯柑清甜多汁,略带苦味,营养价值较高。眼下正是瓯柑的采摘季,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朝阳社区赵垟村的凤山柑桔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瓯柑迎来了大丰收。但种植户赵治镜却发起了愁,因为他家种植的400多亩瓯柑无人问津。

山坡上都是大片大片的瓯柑林,黄灿灿的果实压弯了树枝。身处其中,还能听见山泉水哗哗流,鸟鸣阵阵。可种植户赵治镜却无心欣赏这番美景,因为果树上都或多或少挂着大小不一的瓯柑,地上也掉落了不少。赵治镜今年种植了400多亩的瓯柑,产量约有20万斤。满屋子滞销的瓯柑更是压得赵治镜愁眉不展。


新疆和田 红枣滞销

鹿邑县农民宋爱中前几年在新疆包地种植枣树,如今十万斤红枣却销售不出去。“这批枣目前已运回鹿邑老家,保证是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宋爱中说。

3年前宋爱中举家来到新疆和田地区承包300亩沙地,在当地技术员的指导下种植枣树。2017年枣树挂果,长势喜人,到了采摘季节,经过自然晒干的纯天然的十万斤优质和田大枣,装箱后却销售不出去。


山西襄汾 辣椒滞销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杨威村共有村民240户,1500余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种植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该村2017年全村种有三樱椒278亩,预计可收获10万余斤。由于今年雨水偏多,阳光照射少,造成辣椒大面积减产。加之市场发生变化,每斤离地价才4元左右,与去年每斤9元左右相比,每斤少收入近5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椒农的种植积极性。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