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当贫困户”的人活该受穷一辈子!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十八大以来,全国5年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
然而,在一些地方,拒绝脱贫、“我是穷人我怕谁”、“坐等扶贫款”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这样的贫困户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不只基层扶贫干部很无奈,连普通大众也深恶痛绝!
据《半月谈》报道,上述现象在湖北、贵州、吉林、山西等地均有发现,并不是个例!
“村里有两个年轻单身汉,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却连自己的茶园都荒着,基本不搞生产,得一天过一天,坐等当五保户。我们曾多次前去做工作,可他们就是不行动。”湖北省鹤峰县一位驻村工作队队长说。
“有个贫困户,40多岁,身体健康,因为好吃懒做,老婆跑了。以前还种点地养活自己,现在家里的七八亩旱地干脆不种了,等着救济。我们上午9点去他家,还没有起床。”山西省一名扶贫干部说。
“凭什么他家吃低保,我家不能吃?”为了获得帮扶,贫困户之间开始“争风吃醋”。
“一些地区甚至还形成一种文化,认为牺牲休闲时间去获得收入是很傻的事情,打打麻将、喝喝小酒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如果政府给他们扶贫救助,他们就正好借机减少劳动,扶贫变成了‘养懒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说。
“有一户贫困户,我们去更新一下牌子,却死活不让我们换。”贵州省石阡县大沙坝乡余家寨村一位扶贫干部说,这户人家看到就要脱贫了,便坚决不同意。
为了“不摘帽”,一些贫困户不惜隐瞒扶贫成果。有第三方评估来村里调查脱贫成果时,村民故意不说实话,隐瞒收入,怕一旦脱了贫无法再继续享受政策。
……
在这里,小禾不想上升到“国人劣根性”这样的调调,但是,不能忽视的是:
有些人的贫困是受外在条件的限制: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沉重的负担……只要你有脱贫的意愿,在政府掀起的脱贫攻坚战中,创业有扶持、就业有培训,你一定能走出贫困。
与此同时,有些人的贫困却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精神穷根”,扶贫政策再好,资助再多,他也不愿意动一动,只想着天上掉馅饼!
小禾只想说:
这样的贫困户,活该受穷!针对他们的扶贫,一定要从精神扶贫开始,不能放弃“等靠要”思想,一点物质补贴都不能给他!当看到真正有人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过上了好日子,他也就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