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主:农业越干越有乐趣
农历腊月二十九这天,江苏省沛县鹿楼镇的乡村年味甚浓,集市上挤满了采买年货的乡亲,家家户户忙着揭春联、买花炮、购新衣、做年菜,而聚财果蔬家庭农场场主韩光引却顾不上忙年,还像往常一样在他的果蔬大棚里忙碌。
“葡萄得剪枝,地要浇,前几天有几个大棚被风刮坏了,今天保险公司的人过来核验损失。”一天不得闲的韩光引告诉记者,这一年也就过年能歇个两三天。
眼下,不少种田大户不赚钱甚至赔钱,韩光引却越干越带劲,去年他又流转了220亩土地,设施大棚扩大到了150亩,总承包土地面积达到500亩。他干农业这般红火的秘诀是啥?
细数着去年的收获,韩光引跟记者聊起了他的农业经。“去年玉米一斤七八毛钱,小麦一斤1块1,种两季粮食一亩地收入不到2000元,去除800块钱的地租钱还有人工、机械、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很难赚到钱。光靠种粮食作物,肯定是不行。”韩光引说。
干农业风险大,露天工厂更难干。所以,韩光引将农场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设施大棚上,从去年一年来看,80亩大棚也确实成了农场的盈利先锋。他告诉记者,蔬菜大棚种三茬,先种土豆,4月中旬上市,5月初种上毛豆,7月份上市后,再种上青宝塔(罗马花椰菜)。三茬蔬菜加起来一亩地收入可达1.3万元,抛去成本至少能净赚五六千元。
“尤其是青宝塔,不仅价格好,而且供不应求。”韩光引种的青宝塔是供给一家专做出口的食品加工企业,因为韩光引重信誉、守承诺,量和品质都有保障,这家企业主动提出每亩减少200元的种子钱,收购价也每斤提高5毛钱。
这让韩光引投入设施农业的信心更足了,2018年初就新建了70亩大棚,未来两年还打算每年增建100亩,目前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干农业投入大风险大,也十分辛苦,虽然目前还没收回成本,但韩光引却觉得越干越有乐趣。
“干农业要看长期收益,得干几年慢慢回本。看准了农业的前景,就敢干敢投入。”说话洪亮的韩光引身上有一股子犟劲儿,用他的话说,只要干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干好它。
为此,韩光引也没少动脑筋——蔬菜水果最发愁的就是销售,他就避开供应旺季提前上市,别人的还没下来,他的就已经卖完了,而且价格还能高出一大截。去年当地的土豆价格一度跌到两三毛钱一斤,韩光引的土豆却卖到了1.25一斤。用豆饼和芝麻渣种的40亩葡萄,全部以3元一斤的低价吸引大家前来采摘,没等拿到到市场上就售卖一空。“既省去了采摘和销售的一大块费用,也是做了前期宣传,打响了名气,让大家都知道咱这儿的葡萄好吃。”韩光引盘算着,用两三年的时间逐渐更新葡萄品种,到时候能卖上更高的价格,让葡萄不仅好吃更有高收益。
对于新流转的集中连片的200多亩土地,韩光引还有更多的文章要做——先把土地平整好、打好井、修好路,然后在北边规划建设施大棚,南边准备搞特色养殖,鸡、鸭、羊等全都是散养,再挖一个水塘养鱼,最终建成集种养殖、采摘、观光、餐饮、住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家庭农场。
年后,韩光引准备大干一场。“大棚里土豆苗已经育好了,浇地、撒上肥料,初五就能种上。门前的这块空地也要清理出来,准备搞好绿化建停车场。政府对咱干农业也很支持,给了项目资金支持,咱更得好好干。到时候你再来看,咱这农场比现在更有看头。”韩光引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