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风采>正文
中仓集团是定州市供销社系统改革转型发展的综合性农业产业链企业,集团主要依托河北中仓化肥为基础,经过十五年的历程,从2000年明月店供销社赵家洼服务站开始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年产值2亿元,员工800多名的集团公司。
集团现发展的公司有“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河北中仓物流有限公司”“河北泽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北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定州市宏伟农机合作社”“定州市中科家庭农场”,现已发展成河北省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经营的科技型企业,分别从事:肥料制造、生物肥料研发、物流配送、仓储管理、互联网农业综合商务、农业观光开发、农产品种植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公司业务现已覆盖东三省、内蒙、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北、河南等地。集团公司董事长赵红卫为中共党员,定州市第六届和第七届政协委员组长、定州市明月店镇供销社主任、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14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定州市企业家协会会员、2015年定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2015年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2015年河北省家庭农场联合会副会长。
赵红卫以供销人的使命和夙愿从刚开始的化肥运输配送到化肥代理商到创办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再到中仓集团,怀揣着供销梦想,一切以服务农民和帮扶农民为使命,带动周边农民10000多户共同致富。
创业至今,公司一贯坚持把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以现代企业管理为平台,建立和健全企业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0012计量管理体系和有机、GAP管理体系,确保了集团农业体系的完整性、科技可靠性、产品的安全性。
集团以“以农民为中心,以信誉为生命,以产品为先导,以质量为依托,以服务为保证”为产业链理念,致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团以生产资料制造及蔬果类生鲜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为产业核心,从农业生产资料开发到农产品种植加工,再到连锁专卖、物流配送、市场批发和出口外销“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产品营销网络,构建形成上下游环节一体化、综合配套集群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未来5年中仓集团将继续推动子公司泽农网电商平台的发展,将核心业务领域从传统的代理模式转向包括中小农资经销商(生产资料公司)企业管理顾问、植保服务、肥/药/种供应、农村金融、种植保险等综合运营服务,并最终利用互联网形成“中仓PaaS农业服务”的核心业务:即B2B2C(企业对企业对消费者)。合作建立PaaS(平台服务)通过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最终形成P2C营销模式即中仓新型电子商务模式B2B-PaaS-P2C。
为了更好的服务农业市场,紧跟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战略规划,2012年成立的宏伟农机合作社现已流转土地3000多亩,托管7000亩,各种农机具87台,现已达到统一耕种、统一植保、统一回收等现代化种植管理。为更好更全面的进入农业综合开发,集团成立了定州中科家庭农场,被评为河北省示范家庭农场,为集团的生态种植产业链发挥基层的种植保障。
中仓集团以农业发展板块为核心的产业链将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扩大、完善。中仓集团,会继续为农民,为农业,抓机遇、促生产,依托科技,自主创新。中仓--愿与天下人牵起共赢的手,一起努力,共同成长,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
产品特点
1、工艺先进长效稳定:采用化学合成,利用双螯合工艺,使肥料的化学结构更加稳定,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肥料易流失、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肥料有效利用率,速效+长效。
2、配比均衡营养全面:根据作物生长对养分的具体需求,特别添加了多种中微量元素与酶化腐植酸、复合氨基酸、进行高效螯合,形成了中微量元素分子结构功能团,含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螯合物,彻底解决了中微量元素不易
吸收的问题,防止了植物因缺素引起的生理病害。
3、提高品质抗逆促产:对于各种作物可提高免疫力,改善作物品质,可有效预防根部病害,增强作物抗旱、抗寒、
使用说明:抗病、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适宜作物:小麦、玉米、蜜柚、大蒜、圆葱、樱桃、荔枝、竹子、苹果、柑橘、葡萄、桃、水稻、花生、豆类、棉花、油菜花、土豆、向日葵、绿叶蔬菜、园林苗木、花卉等果蔬经济作物与大田种植农作物。
使用方法:作底肥、追肥、撒施、滴灌均可。
建议用量:25-50Kg/亩,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和用肥习惯掌握。
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含酶化腐植酸、氨基酸
有机质及螯合中微量元素
本产品采用特有酶化双螯合技术,将中微量元素与酶化腐植酸、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完美结合,养分长效缓释、均衡稳定供给,并能修复土壤结构,优化土壤生态功能;施用可促进果树、蔬菜、苗木等经济作物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口感和品质。
适宜作物:果树、蔬菜、草莓、麻山药、大蒜、烟草、大姜、土豆、花生、薯类、人参、花卉等经济农作物。
使用方法:作底肥、追肥、冲施、穴施、滴灌均可。
建议用量:25-50Kg/亩,具体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作物产量水平和用肥情况合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