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社区美丽乡村

发表于:2017-11-23

借着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东风,在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前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的形势下,青岛市城阳区棉花社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努力改善社区整体环境,健全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旅游为纽带实现各产业复合发展,挖掘并整合农业文化资源,创意打造乡村品牌,使文化元素与品牌理念融入到社区建筑、景观的层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社区”。


  


  一、美丽绵花,杏福原乡


  在青岛崂山深处,有一处比美世外的村落,叫做棉花社区。棉花社区,原名“绵花村”,因其位于山花绵延的山涧之中而得名。棉花社区不产棉花,依山傍水的小村落遍植果树,水土的原因,这里的樱桃、杏子特别甜美。


  棉花社区内现有杏树60000余株,樱桃树30000余株春季,满村满山的杏花与樱桃花给游客带来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名副其实。依托杏树产业与樱桃产业,将棉花社区打造成一个春季赏花、夏秋摘果、冬季踏雪,淳朴舒适、宜居宜游、原汁原味的“杏福乡村”!


  二、棉花社区发展模式


  休闲旅游型模式:硬件水平提升+产业复合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特色项目支撑


  旅游带动经济转型

  休闲旅游为中心,多产业协同发展

  深挖特色,做足、做精、做深创新旅游


  (一)美化村容,硬件水平提升


  美丽乡村首要前提是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各项基础设施完备,能给人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完善过程中,棉花社区主要对道路交通、文化服务设施、环卫设施、绿化景观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1、道路景观提升改造


  修缮老化路面,梳理部分混乱路网;

  梳理可用空间形态,丰富空间形态;

  增加景观节点,美化道路环境;

  丰富夜景观,景观用电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道路景观提升改造前后对比


  2、民居外墙立面、庭院围墙改造


  导入修旧如旧的理念,对传统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建筑进行简单粉刷修补;

  拆除与原建筑风貌不协调的临时小建筑及建筑装饰,粉刷修补墙面后,增加门楼、窗檐、踢脚线、墨线等装饰;

  建筑物距道路较宽的地段,设置院墙或花坛。


  

  民居外墙立面、庭院围墙改造前后


  3、河道整治


  整修沿河建筑立面;种植藤蔓植物;

  闲置地绿化移植;

  河道清洁,加种水生植物;

  修整河岸线,增设生态防洪堤;

  沿河岸线增设游步道;

  配置色彩丰富的绿化植物。


  

  河道整治前后对比


  (二)旅游带动,产业复合发展


  

  棉花社区以旅游为核心多种业态协同发展


  棉花社区以当地农林产业为依托,构建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养老养生产业、体育产业、休闲林业、婚庆产业、商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八大产业集群的复合产业发展模式 ,以旅游为纽带纵向连接,几大复合产业集群横向发展的布局。


  根据棉花社区实际发展情况,棉花社区旅游产业可以发展特色餐饮、特色住宿、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


  

  棉花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谱系表


  (三)顺势而为,产业升级转型


  棉花社区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以往单纯卖杏、樱桃等农产品的初级销售模式,开设工厂,对杏、樱桃等水果进行在加工,将往年低价售卖甚至直接丢弃的水果制成杏果酱、樱桃果酱、杏仁露、杏花酒、杏仁油、杏脯、樱桃脯、护肤品等精美的商品。


  

  杏果脯                       卡通形象设计


  借杏、樱桃等元素创造出杏核制品,杏、樱桃主题文化创意产品(马克杯、装饰品、T恤衫等),棉花社区吉祥物“幸福娃娃”系列周边产品、纪念品等,并结合酿酒文化、现代视觉艺术博览、产品创意主题活动等,将产品做到极致,逐渐发展成为以产品为中心的综合休闲观光农场。


  棉花社区将产业、文化、创意和美感结合发挥,构筑了优质的创意形象园区,并由此带动旅游、餐饮、农特产品销售、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的发展。


  棉花社区产业升级表

  


  (四)量身定制,特色项目支撑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支点。棉花社区规划建设一系列以“杏”、“樱桃”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一方面使社区形象更加具体,文化内涵更丰富,另一方面勾起了游客的兴趣,拉近了与游客的心理距离。


  1、杏福广场


  在部分河道上搭建结实稳固的平台,增添景观花境,设置杏福广场,主打现代、自然、生态的建筑风格。棉花社区节庆活动的举办地,同时满足当地居民、游客的集散和休憩需求。


  


  2、绵花水街


  此区域是棉花社区民宿区内部的休闲集散地,水街内部设置餐厅、茶社、酒吧、书吧等餐饮类、休闲类娱乐设施。突出水街夜景观打造,让此地成为棉花社区最具人气的夜间休闲集聚中心。


  


  3、“棉花舍下”原乡民宿


  保持风貌,传统材质、工艺和新材料、新技术有机结合,功能创新,生态环保、主题文化创意。民宿外立面提升以及内部装修风格要与乡村传统风格保持一致,并突出“美丽绵花,杏福原乡”的形象定位。


  


  4、棉花人家 (农家乐)


  成立“农家乐”理事会,合理制定相关规定,充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可以采取农民主体经营,营销运营团队支持的经营模式,将社区民居改造成为“农家乐”。

  


  5、杏福乡村微电影基地


  在文化创意体验区内部修建乡村微电影基地,提供摄影棚等室内微电影制作场地,提供摄影器材租赁服务,满足乡村风格微电影、影视音乐、企业宣传片、广告片等众多项目的拍摄、录制,吸纳山东省乃至全国微电影优秀人才聚集、交流。


  


  6、“山居秋暝”高端度假村


  通过提供医疗、养老方面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人员,将开发的乡村旅游景区升级为拥有健康服务和物业服务的双服务住宅。


  


  三、棉花社区休闲旅游模式的启示


  1、改善生活品质,让游客更舒心


  整洁的街道环境、丰富的绿化景观、完善的服务设施……棉花社区为村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游客带来了舒适的体验,提升了棉花社区乡村居住品质。


  2、保护自然生态,让风光更优美


  棉花社区的“绵绵花海”名声在外,漫山遍野的杏树、樱桃树是这一景观的源泉,同时也是棉花社区发展的基础,保护山和树就是保护棉花社区的未来。同时,棉花社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努力提高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在社区供电中所占的比例,以减少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


  3、增加文化创意,让产品更丰富


  通过产业升级、文化创意,增加了游客的消费机会,使农民收入增加,改变了以往杏滞销的局面。而文化创意又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会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这种做法会给存在相似问题的乡村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4、线上线下互动,让销售更快捷


  形成“杏福”、“樱为有你”等品牌,通过互联网进行品牌农产品预订,与线下共同推进棉花社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