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乡村振兴_光伏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表于:2018-02-28

  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高新技术。其三大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光伏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绿色、环保、高效能产业,它具有无枯竭危险;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能源质量高;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等巨多优点。对于解决当前能源结构的调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乡村脱贫致富等问题以及推动美丽中国、绿色中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战略的贯彻实施具有极大的帮助。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光伏产业在乡村地区如何发展?


1、光伏+农业


光伏+“羊义工”

光伏+喜阴大棚植物(包括部分菌类)

光伏+藤挂植物

光伏+养殖场

光伏+渔业

光伏+无土有机蔬菜

光伏+灌木或等高植物


  农业用地十分宝贵,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用地价值呢。充分了解光伏+农业的互补作用,相互服务,达到最大利用效率。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遮阴、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以上光伏+农业模式,基于具体农业需求,结合高度、光照、互利性等因素让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产出。光伏+农业在未来光伏平价上网的支持下必将布满我们的视野,成为中华大地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2、光伏+特色小镇


  山西省近日提出将充分发挥光照资源丰富(国家二、三类区)、光伏制造产业基础较好(成本优势)和电网发达(并网容易)的优势,打造一批“光伏+”产业应用试点小镇。

提出要推广普及“光伏+”产业延伸、融合应用理念,结合我省旅游、健康养老、食品、医药大健康产业,制定“光伏小镇”创新应用建设方案,全力推进此项工作开展,带动山西省光伏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要以“光伏小镇”创新应用为契机,实施山西省的光伏技术“超级领跑者”计划,将光伏应用小镇打造成全国领先的分布式光伏技术应用示范小镇,提升我省光伏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3、光伏+扶贫


  2017年,山西光伏发电量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国家下达山西的58.4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年底前全部并网发电,光伏扶贫人口达到4.8万人。


  国家下达山西省“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规模占全国1/4。涉及山西省8个市35个县,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建成并网发电的光伏扶贫项目装机容量达到78.96万千瓦,734座光伏扶贫电站惠及2000多个贫困村,带动7万余贫困户稳定增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