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让科技成果扎根田间地头

发表于:2020-04-16

入春,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村一望无际的田野,各类作物相继进入播种期,农技员李杰也开始忙起来。

李杰出身农村,“望天收”的经历和记忆至今历历在目,为了让家乡人不再为种地犯愁,他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考农校、学农技。1994年,李杰如愿从农校毕业后,就直接选择来到杭锦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巴彦淖尔经历了“吨良田”、“两高一优”、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三个主要阶段,但对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来说,“科学种田”,还是个模糊又生疏的概念,李杰要做的就是在示范基地把新品种、新技术直观地展示给农民,让他们能看得见、学得会。

在巴彦淖尔农业步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农技推广工作也随之迎来新要求、新任务。借助国家农业部在头道桥镇联增村创建四级联创的机会,李杰和国家、自治区、市、旗四级农技人员总结出了适合河套灌区玉米小麦、葵花三大主栽作物控肥增效、暗管排盐等12项重点技术。以“四控”为抓手,杭锦后旗农业实现了“以粮为纲”到全域绿色发展的跨越。

5年来,核心示范区每年要引进80多个新品种、60多项新技术,只为优中选优向农民推广科学技术成果。现在,联增村1.5万亩核心区域主要优势作物,亩均收入由原来的1000元突破至2000元以上,以联增村为轴心,将辐射带动全旗138万亩耕地进行全域绿色生产。

春播种、夏观摩、秋总结、冬培训,像李杰一样的全市237名基层农技员一年四季奔波于基层,为农牧民的丰产丰收努力奋斗,他们也是“天赋河套”绿色、高端发展背后强大的科技动力。

来源:李宇 王凯 王凯(杭锦后旗)

编辑:刘兆媛

校对:韩宇、刘曼容

审核:马若晗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