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正文
答:1、池塘选择
建议使用5亩到10亩的标准池塘,池塘应靠近水源和电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日照充足,由于该鱼胆小,所以养殖池塘不要设在公路两侧和人多地带,保持池塘水深1.5m~2m。在鱼苗下塘前15d~20d进行清塘,清塘可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与一般池塘相同,清塘后一周放水,并进行肥水,培育浮游生物,作为鱼苗下塘后的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
放养的鱼苗要求品质纯正、体制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大小在3cm左右。放养前用30ppm的食盐水浸泡10min~20min进行消毒。亩放养量一般为1500尾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到6月上旬,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即可放养。
3、成鱼养殖
鱼苗下塘后主要以水中培育的浮游生物为饵料,如饵料不足可人工投喂一些鱼虫和线虫进行补充。经过一个月左右养殖,可开始投喂人工配合破碎饲料,蛋白含量在35%左右。再养殖一个半月左右,就应开始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配比与罗非鱼相似,蛋白含量不宜过高,并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粒径。
一般池塘养殖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投喂以下午一次为主,可占日投喂量的65%左右,日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5%。该鱼十分贪食,因此投喂应坚持“饱食投喂”的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完成。
4、日常管理
(1)池塘应配备增养机,如无浮头现象可以不开增养机。
(2)每半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预防鱼病的发生。
(3)定期进行水质化验,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池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保证鱼体的正常生长。
(4)定期对鱼体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饲料配比。
(5)坚持“一巡三防四查四看三定”的日常管理原则,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保证鱼体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对天气的变化应多加注意,防止突然的温度变化对养殖产生不利的影响。
(6)认真做好养殖生产记录。
5、病害防治
养殖实践证明,巴丁鱼对化学药物较为敏感,故在饲养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的化学药品。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泼洒含“氯”药物,或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药物,预防细菌性或病毒性病害发生。在养殖期间病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如果发生病害,应在病害专家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不可盲目用药。
6、收获
收获季节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如果在北方地区养殖则必须在九月底之前全部出塘,该鱼为中上层生活的鱼类,起捕率较高,一般三网左右可以捕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