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乡村创业“新农人”

发表于:2023-01-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一批学有所长、脑筋灵活的青年,投身乡村干事创业。他们懂技术、善经营,成为乡村振兴中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农人”。新春走基层,记者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

在东港区后村镇大竹园村,94年的“茶老板”盛政瑞正在直播销售自家产品。临近春节,他每天的销售额上万元。

盛政瑞和妻子郑蕾一起经营着一家茶企,夫妻俩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留在市区工作。看到乡村里的政策越来越好,2020年,两人决定回乡创业。

东港区后村镇松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盛政瑞:当时觉得一身本事,回来之后应该没问题,但是发现老批发这条路确实也能走,但是前辈们走的这条路再往里很难融入了。

郑蕾父辈一直从事茶行业,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对绿茶行业一学就懂。2020年恰逢电商发展风口期,夫妻俩决定在抖音上开一家绿茶小店,结合自己所学特长,加上用心经营,目前,小店年销售额从原来的几十万变成了几百万。

东港区后村镇松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盛政瑞:我们去南方学习直播,总结了一些经验,客户信任度慢慢积累起来的话,这个事就越做越简单了。

创业三年,夫妻俩一直是周边茶农的探路者和学习者。这几年,东港区通过吸引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在后村镇从事二十多年蔬菜种植的高月发,去年在自家大棚里试验雄峰授粉技术,种植的西红柿品质不断提升。

东港区后村镇高发蔬菜种植家庭农场主 高月发:这个技术是农科院弄的,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好处是籽粒饱满改善了口感,大棚管理技术,一个品种一个样儿,要搞就搞出特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高月发带领本村群众在村里建起第一批20多个西红柿蔬菜大棚。多年来,高月发不断探索新技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他创办的高发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种植的优质西红柿,日销量最高达10余吨。

东港区后村镇高发蔬菜种植家庭农场主 高月发:家庭农场是工商注册的,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实惠,开税免税,农产品全免税,达到一定的亩数,国家有一定的扶持,像我似的,现在是省级示范农场,去年农业局建恒温库,给了我大力支持。

对于蔬菜种植,高月发是“老把式”,也是“新农人”。老的是经验,新的是理念。无论是刚刚回村创业的青年,还是常年耕耘在农村的从业者,越来越多高素质的“新农人”,正在用汗水和努力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也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力量。

东港区后村镇松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郑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新的一年,希望在我们新农人的努力下,能够让更多的茶农获得更好的收入。

东港区后村镇高发蔬菜种植家庭农场主 高月发:我以后要带领农民好好发展,让我们农民成为他们向往的职业。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