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乡红岘村种养“牵手”助农稳走“致富路”
武川乡红岘村种养“牵手”助农稳走“致富路”
4月11日至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白银市调研时,白银区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武川乡红岘村,走进田间地头,与正在劳作的群众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生产、乡村振兴等情况。
行走在红岘村的乡间道路上,机声轰鸣、泥土翻滚,处处是忙碌的身影。白色的地膜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层层波光,村民们忙着开沟、播种、施肥……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火热的玉米播种“画卷”。
照片上左侧站立的这位是武川乡红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强生学:“胡书记嘱咐我们,要做好农资农机服务保障,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全力抓好春耕生产。我们红岘村多年来发展种植业,涌现出一些种植大户,逐步实现机械化,努力向现代农业迈进。”
武川乡红岘村共有土地8800亩,其中5800亩为水浇地,全部种植玉米饲草;3000亩为旱沙地,种植和尚头小麦、籽瓜、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川乡红岘村优质的玉米饲草又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
这里是红岘村村民贾润山的羊场,远远就看到“山”一样的玉米饲草,“红岘这边养羊就是饲草方便,家里种了20几亩玉米,算比较少的,不够吃了随便邻居家就能收上。现在大小羊有72只,主要养了30只下羔羊,一年出40—60只羊羔,纯收入2万多,老汉家么,挺好的。”
在我们看来已经规模很大的羊群,在红岘只能算是佛系养殖。与贾润山的佛系养羊相比,张维田的规模养猪代表了养殖业发展的方向。张维田是甘肃耀康鑫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搞起了生猪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让不为人知的农产品有了牌子,走向了更大的市场。“我们红岘农业基础条件好,搞种养殖结合,大有可为。我就想以生猪养殖产业为主,带动各种农特产品的销售,把我们自己的牌子打出去。”
武川乡红岘村村委会副主任高治彬:“胡书记说,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我们红岘村将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通过农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植,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目前,红岘村农业年产值1100万,种植与养殖各占半边天。其中大型养殖户6家,小型养殖户若干,主要以猪、羊为主。
农业发展,未来可期。武川乡红岘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多措并举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