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农人选择创业项目要小心(图)

发表于:2018-01-27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农业产业化布局和新农业的发展,俨然已经走到了聚光灯下,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休闲农业、共享农业、电商农业等等。毋庸置疑,农业已经成为新的投资风口,新农业人也在摩拳擦掌,期盼着登上农业发展的快车,分得农业发展的红利。

  农业说新并不新,但要说农业的发展模式,这几年确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很难无死角,而农业人对于新型的发展项目缺乏有效判断,导致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糖衣炮弹”让不少农业人先喜后悲,最终落得血本无归,实在是可恨至极。接下来咱们来看看,这些糖衣炮弹是如何演绎的。

  挂羊头卖狗肉,这种情况在农业领域较为普遍。

  比如有的地方在向农村推广“中华黑豚”,实际上并没有“中华黑豚”这一品种,该名字由预谋者杜撰而成,所呈现动物实则豚鼠。骗子把那些不值钱的动物冠一个新的名称,然后称为珍稀动物,误导经营者,从而大发不义之财。

  再比如秸秆造门,他们声称他们的门主要原料是秸秆,但其实主要原料是氧化镁、氯化镁、玻纤布、活性剂等物质,秸秆只占到原材料的10%左右。

  可能有人说了,这些其实也好甄别,去查查这些东西是不是存在就行了,但是往往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利用不对称的信息,或者对这些项目缺乏系统的了解,给农民描绘所谓的“蓝天”,这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比如将市场上真实存在的,但技术、销路、质量等存在隐患的一些项目,推荐给农民;比如他们通常会把一些不常见的普通药材说得天花乱坠,并制作许多虚假宣传图片介绍其热销场景,让您信以为真并签下巨额合同。但其实,可能您收到的药材种子并不发芽,在国内也并无销路。但是就是有不少农民受到了所谓的“投资少、周期短、获利大”的诱惑,最终落入陷阱。

  众所周知,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实际有效的项目,让农民参与其中,让农民享受其中并有收获。作为地方主管部门,更需要将信息体系充分建立起来,加强对这些项目的监管和对农民防范意识的培训。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在憧憬未来农业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每一名农业人都需要擦亮双眼,让农业这篇净土远离繁杂。最后,还是那句话“项目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