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东房桥村新农人的生态农业之路
新华网上海2月26日电(金秋)在江苏江阴与无锡锡山区交界处,静卧着斗山、崇村白荡这一山一湖,山水之间,坐落着一个秀丽宁静的村庄——东房桥村。我的堂叔华小伟家就在此处。
因开山采石而遭破坏,斗山附近总是尘土飞扬;从斗山脚下的大路口,通往堂叔家的土路,从来坑洼不平;堂叔一家,则多年以小规模耕种、泥瓦匠活、服装厂打工等谋生……这些碎片化的旧年记忆,几乎组成了我对于整个村庄的印象。
想不到,今年春节期间走了一趟堂叔家,这里的变化让人讶异。
近年来,锡山区大力发展斗山生态休闲产业,如今斗山林木幽胜,山下出产知名的“太湖翠竹”茶叶。“斗山矮脚雾”美景在无锡成了本地“网红”,周末来斗山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
配合斗山生态发展的脚步,东房桥村关停、调整了村内的化工、漂染工厂,综合整治河道、整修村道。村东紧靠文八公路,这是一条从江阴文林通往无锡的大路。村里就近做起“道口经济”,一排沿街店铺竖起来,租金收入用来填充村级经济。
家乡的变化,给堂叔一家带来了创业致富的灵感。经过与曾在苏北有丰富种植经验的亲戚反复调研、商议,大伙儿随即拍案,合伙投入数万元,在村口盘下了一片二、三十亩的庄园,专门种植葡萄,“以前流转土地种庄稼,一亩地除去成本也就数百元收入,种植水果不一样,如今大家日子过得红火,越来越看重高品质消费,优质、有机的水果不愁销路。”
葡萄挂果后,收成不错,堂叔一家走访了几家大型葡萄基地以后,又在葡萄园内搞起采摘体验,让驱车来斗山游玩的城市人,感受乡野闲趣。葡萄采收完毕,堂叔一家又思忖着充分利用葡萄园内昆虫、木叶等天然饲料,放养了数百只土鸡,“林下养鸡,既除草灭虫,还能节省不少饲料成本,实现立体种养。”堂叔说,如今,他不仅是个农人,还做起了微商,打着天然有机的概念,一家人微信上的土鸡订单不断,在江阴附近几个乡镇就供不应求。
如今,堂叔家两间屋舍修葺一新,添置了小汽车方便生意往来,结合家乡生态产业发展的走势,依靠新型农人思维,堂叔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事实上,堂叔家所在的东房桥村也在不断思考:怎样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给村庄带来真正的“金山银山”?据一名村干部介绍,抢抓斗山生态发展机遇,接下来,村里将对域内1000多亩农田进行规划整合,打造精品生态旅游休闲农业项目,鼓励村民发展蔬菜、葡萄、茶叶、灵芝等生态有机产业,同时,充分利用崇村白荡这片宝贵的原生态湿地与苏南水乡古迹,写一篇由农业延伸出去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