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追梦田园 深耕蓝海

发表于:2018-02-27

  

    仅有热情,只能当“炮灰”
    ——新农人:追梦田园 深耕蓝海(下篇)

    新农人方兴未艾,其发展过程也遇到一些瓶颈和苦恼。半月谈调研小分队发现,从新农人自身来看,不少人热情有余、历练不足,对市场风险防控不够;缺少相关技术和人才支撑;与本土农民在观念融合、利益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从政府支持来看,在土地供应、税收减免、融资、补贴、农业保险、培训等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亟待加大力度。
    挑战新农人:市场历练和团队培养
    “农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没点理想主义干不成事情,理想和责任过重又有点超越现实。”新农人联盟发起人“野地里的辛巴”表示,“虽然现在农业很热,一群人已经进入这个行业,但要冷静看待市场,把握节奏深耕下去。”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郝东云认为,投入新农村建设仅有热情和资金是不够的,否则就会变成个无底洞。他接触过不少新农人,把热情和金钱投进去,不仅血本无归,甚至众叛亲离。“农村甚至成了他的伤心地。”
    人才培养难,也对新农人构成巨大挑战。“村里种菜的,数我年纪最小,可我都过50岁了。”北京市通州区菜农郎广山告诉半月谈记者,赔钱的现实让菜农越来越少。“种地的人本身就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很难找,在种地人里面,有过有机蔬菜种植经验的人更少。农家肥怎么用、怎么发酵,使化肥的人不知道这个。”
    “分享收获”农场主石嫣说,现在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农民会种菜。“我当初找人种菜,跟人家说,不用化肥、不用药、也不用激素,他们直摇脑袋说‘不会种,你这是说着玩吧’。现在我雇的人,也是经过一年的培训,再加上给他们做工作,才让他们思路转变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文良说,未来的农业企业都是专业化的公司,从投资的角度看,未来的农业人才也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光需要懂得农业技术,还要懂市场,会用现代营销思维解决问题。
    对于新加入农业的年轻人来说,选择农业就等于选择了辛苦的坚守。“别的姑且不论,能坚持下来就不容易。”北京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队长郑翔说,由于人员紧缺,这两天他又在中华英才、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上广发纳贤帖。“队里先后走了20多人,流动速度明显加快了。”郑翔很无奈,“很多优秀队员迫于压力,不得不离开这份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最小的90后队员刘艳飞加入“飞虎队”时间并不长。在他看来,虽然收入低一些,可是能学到真本事。然而理想的丰满抵不过现实的骨感,眼下面临结婚组建小家庭的生活压力,小伙子开始犹豫,自己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2015年2月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中央一号文件还强调,要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这对于新农人的发展来说是利好消息。”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陈亮、张瑞东等人认为,新农人成长需要大力扶持,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明确出台支持政策,但是对新农人群体尚未有明确政策。新农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既有重合之处,也有明显区别。比如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在坚持公平的前提下,对新农人群体给予必要的创业激励,包括对农产品卖家、农村卖家给予更多的培训支持,将其作为小微企业的重点群体进行扶持。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农业信息网络,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电子商务培训力度,让传统农民、职业农民与新农人尽快‘链接’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现代农业。”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蔚建议。
    农业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曾多次参与举办和筹划各地新农人互助沙龙,他充满激情地展望新农人的明天:“新农人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爱好者、投资者、服务者,是时尚农民。我之所以倡导并推崇新农人,缘于当今社会每一位新农人都是一枚坚挺的良币,我们需要主动发现和推崇这些良币,最终希望以点带面推进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追梦田园,深耕蓝海。新农人,一路拓荒,一路走好!(来源:半月谈刊物)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