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舜:乡村梦想家和他的梦想家园
在“新农人”黄伟舜心中,有一个田园综合体的新型乡村样板美好画卷,且注入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目标的实践教育灵魂。
挥不去的儿时情节,15年的民宿发展培育,10年的快乐实践教育探索积累,一生的因寄所托,芦茨土屋、石舍香樟和凤溪玫瑰无不表达着他与项目共建者对生活和家最本原的追寻。
时间的竖轴清晰记录下他是乡村发展路上的先行者。
2005年,为迎娶妻子,黄伟舜回到老家芦茨村,盖了芦茨土屋。2010年,10座木制建筑向着山里延伸,石舍香樟——一个与万物共生的小部落开始在千年的大樟树下萌芽生长,是共创共建共投的共享经济机制实践体,也是富春江慢生活试验区的始发处。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三鑫村的玫瑰园闯入黄伟舜的视野中,恰好予其一处重塑“乡村理想3.0版本”的实验地。
黄伟舜认为,新乡村是嫁接在老农村上生长起来的,要让村民也成为利益共享者。如此,新村子自能枝叶繁茂,长出丰美的果实。
年初,桐庐凤溪玫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召开第一届第一次股东会,三鑫村的村民代表是首邀嘉宾。此中可窥凤溪玫瑰项目背后合伙人的“庞大”,其系统是集体混合管理经济,三鑫村的626户人家,1800余人人手一本社员证,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让村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同时,这些原住民与新加入的122个“共建人”一道,形成了融合第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及知识群体与当地原生居民的互动与有机共生的新型美丽乡村。这块试验地正全面重塑城乡关系。
早在3年前,黄伟舜就前瞻性地提出“三产融合”的概念,如今,三产融合的雏形已在凤溪玫瑰园初显。有生产大马士革玫瑰、蓝莓、水稻、油菜、玉米、红薯和各类蔬菜的智慧农场,有将园中玫瑰、蔬果深加工成各类好吃好玩的衍生品,还能带动休闲观光、有机食品采摘、创意生活体验与分享的三产服务业发展。而三产之上的凤溪玫瑰园还有独一无二的快乐营,给孩子提供36种体验,并用实践教育模式将快乐常态化。
不久前,凤溪玫瑰园与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凤溪玫瑰园将成为孩子们的第二实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