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城市的喧嚣,返乡编制“幸福梦”--范飞
乡村振兴
金堂新农人
专题系列报道
1980年出生的范飞,
是土生土长的金堂赵家镇人,
从小生活在山区但没有干过一天农活。
2000年毕业后,成为了进城打工军的一员,
先后做过制药厂工人、广告公司业务员以及房产公司采购等工作。
后来范飞在城里成了家,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农村人!
安逸的城市生活并没有让范飞就此止步,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为了家人的健康。
范飞回到家乡做起了新时代的农民。
这个学“机械加工”的农业行外人,
如今在这一条完全不熟悉的路上闯出了一片天地。
2014年,范飞选择离开繁华的市区,回到金堂县赵家镇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开始生态种养,并创办了幸福家庭农场。范飞的创业之路并不简单,对农业知识也是一片空白。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他向前冲的脚步。农场地址偏僻,但远离城市的喧嚣,地势高处,难寻的世外桃源。范飞利用地理优势养殖野猪和黑鸡,同时种植紫山药等农作物。
范飞利用现代互联网宣传,为了让市民对他生产出的农产品有信心,就邀请市民到农场实地查看,很多市民到农场体验后保持一些长期采购,再以邮寄和专程送货上门等方式销售给客户。产品以诚实守信打动消费者,做到每一件农产品都货真价实。因为诚实是最终的检测人心的标准。幸福农场通过直供商超和结合电子商务年产值达到300余万元。从而也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与发展,于2017年荣获成都市市级示范农场称号。
■ ■■■■
范飞虽对农业一窍不通,但他很好学,除了自己学,他还积极参加市里、县里组织的各项专业农民培训班,希望得到系统性学习的他终于找到了方向,不管是养殖种植技术、经营管理还是病虫害防治,只要是与农业种植相关的培训积极参加、认真学习。通过公共课、专业课、考察参观等,他对现代化农业的认识更加深入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场里的黑鸡和野猪均以纯粮喂养,每天自由林间奔跑嬉戏觅食些虫子和野草,也补充一些苜蓿草,晚上则喂食玉米、麦皮豆粉等杂粮。
问起农场未来的发展思路,范飞谈到,目前农场产业已经稳定,为了农场进一步的发展,将继续探索“农业+”模式,发展城市农业开发和农场特色旅游。
笔者手记 一个从未种过地的农民娃娃与姊妹商量于14年成立了幸福家庭农场,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为无公害果蔬种植,土鸡和野猪的养殖提供了品质的保障。为此,范飞的产品总是供不应求,短短几年时间,已沉淀了上百个的长期固定用户。一家人与青山绿水为伴,打理着自己的幸福农场,三餐四季,过着田园式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让家乡的环境更美丽,造福乡亲,让他们的生活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