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 经营绿色田园梦

发表于:2018-09-10

新农人 经营绿色田园梦


  农民,在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里,既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又伴随着一种乡村田园的惬意。而今,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奔往辽阔的旷野,寻找属于自己的田园梦。日前,记者走进了女农人迟进平的生活,在她看来,田园并非只是个梦想,它是事业和生意,也是一种责任。她的麻兰碧澄农场,从2010年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340亩,以绿色的方式提供健康的蔬菜瓜果,迟进平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种地

  这其实是门生意

  迟进平生在农村,父亲虽说上班,但最终还是从供销社下岗回到了农村。“我是家里的老小,父母心疼我,从小不让我下地干活,当然那时我也不愿种地。”虽然出长在农村,可迟进平走的却是另一条路。

  “最初我干的是外贸加工的营生,就是去领活,回来做加工,然后计件收费。”迟进平说,当初她干的是手艺活,这在农村也非常普遍。干了一段时间,迟进平商人的潜质就显露无遗,她发现从别人那拿活不如自己做承包商,就开始联系外贸公司拿订单,在村里建起了自己的外贸加工厂。“没几年就攒了100多万元。”如果没有后来客户的一句话,也许迟进平现在还在开加工厂。

  她和土地结缘还真得从一顿饭说起。“那时候需要接待各种客户来考察,外贸公司的,还有国外客商。因为没什么好东西招待,自己地里产的蔬菜最新鲜,就拿出来端上桌,他们都挺喜欢。当时有个客户就说有这份资源,干嘛不做生态庄园,做蔬菜生意。”迟进平突然觉得,既然城里人都爱吃,这还真是门好生意。从有这个想法到关掉外贸工厂,开始选址租地,她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生态

  也许并不那么好干

  决定从事种地这门 “生意”后,迟进平就先从村里的农户手里租下了80亩土地。“那时土地都是一户户去谈的,当时阻力很大,因为农户不知道你能做多久,把地租给你,如果你坚持不下去,田里又折腾得一塌糊涂,农民们重新收拾,费时费力。”

  有了连成片的土地,她开始规划经营模式。“当时想的简单,城市人不是都爱健康蔬菜吗?咱就给他们最想要的,按照会员制,一次性缴费一年,地里产出什么就配送什么,一周送一次,他们肯定喜欢。”就这样,迟进平的麻兰碧澄农场正式开张了。

  开始的想法太简单,现实却给了迟进平一记响亮的耳光。当她拿着地里出产的黄瓜来青岛一些小区门口设点推广的时候,歪歪扭扭的黄瓜免费品尝都没人愿意吃,即使有人看好,可纯生态种植模式堆砌起来的高价格,也让很多人连连摇头。几个月的推广,迟进平的会员卡只卖掉了三十几张。可土地不等人,田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鲜蔬菜成熟。一天凌晨,她就让工人把刚刚出产黄瓜装车直奔批发市场。迟进平记得,当时几乎没有人对自己的菜感兴趣,一个负责饭店采购的人更是直言,她的菜厨师都不好下刀……

  坚持

  要有豁出去的勇气

  在做生态农业之前,迟进平自己也不知道这个行业到底能花多少钱。“开始我有一百多万元的家底,当时提议我做生态农业的那个客户也投了40万给我,还有另一个客户也投了40万,可这180万,、第一年几乎就赔得一分不剩。”

  迟进平回忆,看着只是种地,可这背后烧钱更像是个无底洞。“80亩土地拿到手之后,第一项工作是深翻,然后用有机肥来养,为了保证绿色健康,只能用有机肥料,例如沼液,沼液的肥力不如化肥,用量就会特别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病虫害以及杂草,这是整个生态农业中,花费最大的。”

  巨大的成本让农场经营第一年就遭遇了危机,两位合伙人彻底坐不住了,明确表示不会再追加投资。“一年让人亏了那么多,我心里也过意不去,我给他们一人写了张借条,所有损失我自己来背,大不了重新回去做外贸。”虽然这么说,可迟进平并不甘心,她抵押了当初的厂房和自己的房子,下了决心再干一年。

  正当迟进平打算撑到年底就结束的时候,还是她的会员伸出了援手。“当时实在拿不出钱来支撑,就和会员说第二年不用再续费了,农场要关门了。可听说我要结束掉农场,有的会员就坐不住了。”就在最后关头,两位会员追加了80万元的投资,也有的会员拉自己的亲戚朋友入会,帮迟进平发展会员。

  发展

  田园梦最终开花结果

  付出总能见到回报,第三年农场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了。“我觉得生态农场这个生意,就像饭店一样,口碑才是最好的宣传,菜好不好吃,我的会员最有发言权。”

  第三年,农场的会员仍以每月几十人的速度增长,这让迟进平看到了希望,也让她格外珍惜,“一直是坚持最严格的绿色种植模式,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也是全国各地跑,学习人家的生态种植经验。”迟进平说。

  有了稳定的会员,农场的规模也在扩大,目前迟进平已经在平度建起了380亩的现代化农场,并从产品种类上下功夫,菠菜、油菜、青椒、黄瓜、土豆这样的大路菜有30多个品种,也有山蚂蚱菜、车前草、野苋菜等野菜。“每周根据蔬菜成熟的情况把菜单发到微信上,然后会员开始选菜,每周一三五,就由专人把头一天采摘的蔬菜送到家。”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农场建立起自己的小生态循环:猪的粪便发酵后可以用来给菜地施肥,多余的菜和庄稼可以喂猪;果园里散养一些鸡,鸡的粪便可以作为果树的肥料,而鸡又会吃树根的虫子帮助果树除虫害;农场采取人工除虫,抓虫人手不够,某一小片菜地就会变成虫子的“食堂”。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