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新技术新农民--打造东港现代农业升级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为东港市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现代农业样本指明了方向。新年伊始,东港市提早谋划,从新思路、新技术、新农民等方面着手,积极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新思路统领农业发展
强品牌、拓渠道、转方式、调资源,全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对于2018年的农业发展,东港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新思路:依托优质草莓、有机水稻、生态渔业资源,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着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大力发展高品质果蔬水产加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依托京东特色馆,积极推动“东港大米”线上线下交易,继续推进“鸭绿江口有亩田”众筹认养;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指导服务水平……
据了解,东港市在耕地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积极调配资源,主动调整种植业结构,新调增草莓等优势型、经济类作物耕地5000亩,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后劲。全力推动申报国家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建设工作,这项工作涉及东港市17个乡镇(农场),155个村,共53.8万亩稻田。项目分区域、分层次重点开展“三区”建设,即建设1个百亩攻关试验区,12个千亩核心示范区,12个万亩辐射带动区。
水产、水果、水稻是东港农业的“三水”资源,在将“三水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方面,东港市运用了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采取科技引领、产业升级、品牌塑造“三步走”策略,着力把农特产品打造成名优产品。
从多家农业领域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到聘请袁隆平为首席农业顾问;从1633家新型农业主体,到农业自主品牌的百花齐放……东港为现代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新技术支撑农业产业化
“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省钱!”水稻种植大户、北井子镇祥和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田世昌对记者说。从2016年起,他率先引进捆草机,为水稻机械化链条再添“新武器”。
“东港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东港市农经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港全地区现拥有各类插秧机4000余台,水稻收割机500余台,插秧、收割的机械化率均达99%以上。
从低产低质,到稳坐“中国草莓第一县”、斩获多个“全国金奖大米”称号……20多年来,东港坚持技术革新,推动设施农业建设。与沈阳农大合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余项;为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其选择优良稻种;水稻生长期间,统一为示范区的种植户提供生物菌肥,使用无人机统防统控,有效防治病虫害,利用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绿色防控。
与此同时,东港市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农产品监管、检测、溯源三大体系建设。目前,东港各镇街、农场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室,并实现了县乡检测机构联网,让农产品有了“绿色身份证”。
如今,走在东港乡间,随处可见一排排的标准化设施大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统建、统购、统管、统销等措施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目前,东港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1159家,工商注册家庭农场43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2家。
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添活力
听课、学习、进货、备耕……这个冬天,家住东港市孤山镇刘屯村的刘伟可忙坏了。
刘伟是孤山镇的种粮大户,除了种植1300余亩水稻外,他还经营着一家农资店。记者见到刘伟时,他正在参加东港组织的一个农业项目的学习。在刘伟看来,相比老一辈农民的只“埋头种地”,现在的东港农民更注重紧跟市场学新技术。“现在市场对大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种什么真要好好学习考察一番,不做新型农民就要被市场淘汰。”刘伟计划今年以种植长粒米为主,目前已购买了部分稻种,共2000多公斤。
研究市场、紧跟市场让东港农民尝到了甜头,也对推动新型农民的素质提升和新技术的迅速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11月初,很多细心消费者发现,东港草莓提早上市了一个月时间,其原因是东港应用了“低温预冷促早熟技术”,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东港草莓迅速有效地抢占了“两节”前的市场。据了解,该项技术由辽宁草莓研究院从日本引进,经过研究和试验,今年逐步实现大面积示范推广。“这项技术,提高了草莓产量,同时,还完全不会影响草莓的品质,草莓口感非常好。”椅圈镇的富源草莓合作社负责人付晓利说。随着不断发展,东港草莓逐渐成规模、标准化。目前,东港共有无公害草莓专业合作社128家,家庭农场28家,有机草莓认证企业2家,现代草莓科技示范园区200余个。
电商培训是东港打造新型农民大军的一个有力抓手。从2015年初开始,东港电商产业勃兴,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发展,成为东港市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促增长、惠民生的新动力。
东港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商宣传和培训,社会热烈响应。目前共培训农民3万人次,全社会的电商意识和创业激情逐渐提升,特别是东港青年电商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初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目前,东港市各类网店达到近2万家(含PC端和移动端),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40亿元,解决就业2万多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东港主要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草莓产业电商销量占80%以上,食品加工产业和水产品电商销量占10%以上。
目前,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东港日益壮大,不断为东港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