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银匠世家:匠心锻制三代人

发表于:2019-03-04

 

  2月28日,龙吉堂(中)、儿子龙先虎(左)和孙子龙建平在展示苗族传统银饰(拼版照片)。

  

  2月28日,龙吉堂在錾刻银饰。

  80岁的龙吉堂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人,从小学习银饰锻制。他的儿子和孙子继承家族技艺,祖孙三代人坚守锻制匠心,传承苗乡银饰文化。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件银饰需要经过熔银、锻打、镶嵌、掐花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在苗族传统文化中,银饰是女子出嫁的“标配”。“女孩子出嫁的银饰一套有很多种,头、肩、耳、胸、手上都要佩戴,一整套做下来,七八人合作要花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龙吉堂说。

  近年来,机器加工的工业银饰大量涌入苗族地区,传统的银饰制作面临转型挑战,众多匠人放弃手艺远走他乡。龙吉堂坚持传统工艺,以纯银为原材料,使用本民族传统纹样,沿用手工制作,并收徒授艺。在这个银匠世家的影响下,德榜村银饰锻制形成了“传承馆+基地+个体手工坊”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目前,当地有银饰作坊十余个,从事银饰锻制的有近200人,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