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书记”治村因花得美名
“花书记”不姓花。他本名叫张志杰,是顺义区赵全营镇忻州营村村支书。因为把村庄建得像花园一般花团锦簇、郁郁葱葱,被村民们称为“花书记”。
被村民夸得像朵花似的张志杰,行事作风雷厉风行,这得益于他曾是一名军人。
去过忻州营村的人,都会感叹这个村的绿化。刚进村口,左手边是个大花园,小桥流水、亭台长廊、花团锦簇……那粉红的、深红的、浅紫的、淡黄的花朵儿,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鲜艳娇美。不光如此,这个只有230多户人的小村里,已经建起了顺忻、街忻、怡忻和京承汇4个公园,还有一条1500米长的海棠大道,四季景观不断。“花园村庄”,对忻州营来说名副其实。
几年前的忻州营和现在完全两样。杂草丛生、遍地垃圾和臭水沟,村民在茶余饭后连个遛弯儿的地方都没有。村里还欠着几百万元的外债,谁听了都犯愁。
可是,张志杰不怕。别人都躲的时候,他主动回村担任了村支部副书记,2007年上任村支书。“在外边干得再好,也不如把自己家乡建好心里舒坦。”张志杰说。
1991年,19岁的张志杰入伍,在四川省西昌市的某部队成了一名军人。期间,他多次获部队嘉奖,部队还给家里发回了两封感谢信。1993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所在部队同年入伍的北京兵里第一个入党的。
“部队是个大熔炉,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明白了不少道理,尤其是铁的纪律、敢打硬仗的作风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忆起部队里的点点滴滴,张志杰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天当过兵,一辈子都是军人。”因此,张志杰回村后,把部队的作风纪律带进了村委会。
头一件事,就是立规矩。
早些年,村干部没时间观念,家里没事来村委会转转,家里有事了,村委会里就找不见人了。张志杰给两委班子成员规定了严格的工作时间,并且他比谁来得都早,走得都晚。打水擦桌子、收拾院子、清理厕所,什么活都抢着干,其他村干部谁也不好意思往后撤。村民办事儿能找到人了,不再站街边儿甩风凉话,干群关系缓和不少。
随后,他开始带着村两委干部治理环境。“村里环境差,街道没有排水沟,污水横流。”张志杰说,可修一条主街的排水沟要10多万元,村里共4条街,还有若干胡同,村里账面上总共就5万元,根本没人接这工程。
没钱就不干了?这可不是当过兵的人的作风。干,自己干!张志杰领着村两委干部共8人,挖水沟、筛洋灰、铺砖头、抹地面。三伏天里,穿着长筒雨靴,蹲在太阳地儿,一干就是一天,脸晒得脱皮,脚泡得发白。8000多米长的排水沟,用了365立方米水泥,8个人干了33天,保质保量完工,给村里省了50多万元工程款。村民很感动,说张志杰带出了一支能替村民“打硬仗”的突击队。
在张志杰的带领下,村里环境一天一个样儿。村民常有这样的感触:“现在,到外边旅游总觉得没自家门前的公园美。” 本报记者 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