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有美丽的景色,也要有美好的生活

发表于:2019-07-19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高位推动,省市县乡各级全力落实,共同努力实现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振兴。从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来看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自战略实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各项利好政策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如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不同的区域和地方也紧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显示政府对于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很多地区依然按照传统新农村的做法来发展乡村,很多乡村只是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挺好很有特色,但是乡村的产业发展不到位,对乡村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导致乡村振兴“只有美景,没有美好的生活”,“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那么,乡村振兴到底应如何实现?

1、做强现代种养业。

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生猪等畜禽产能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进奶业振兴和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2、做精乡土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3、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强县。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专业村镇。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

4、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

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

5、发展乡村信息产业。

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怎么办?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