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造无人机 在新疆飞出一片天

发表于:2017-09-19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红辣椒生产基地,出产的辣椒质量好、色价高、产量大,香奈儿、迪奥等时尚大牌口红的红色素原料就产自这里。

这里的红辣椒不仅是时尚的来源,如今也成了新科技的试验田。借助无人机作业,每一片红辣椒土地上的农药施药量将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最后的产品能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测。

在新疆这片辽阔的疆域,以农业无人机为代表的精准农业科技的普及,已经领先于全国多数地区。

广州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说,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领先企业,他们正是在新疆发现了精准农业的未来,技术也是在这片农田上得到了完善和革新。

记者了解到,如今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导的科技援疆也在注重挖掘新疆科技产业化潜力与市场,带动广东高新企业和社会资源加入科技援疆队伍,打造“组团式”的科技援疆模式。

A.无人机作业 喷洒落叶剂

“进入RTK模式……正在上传航线图,5秒后启动,请远离作业机……”9月8日上午,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种植农户熊作斌一家的辣椒地上,梁顺正在操控两架无人机,为熊作斌家的63亩辣椒地喷洒采摘前的落叶剂。

在9月初的新疆巴州,红辣椒正处于大规模丰收时节。在辣椒采摘之前,农户要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为种植的红辣椒喷洒落叶剂,帮助其叶子脱落以方便采摘。

传统的落叶方式要么使用人力,要么用拖拉机喷洒药剂。使用拖拉机,很容易压到地里的辣椒,造成至少10%的减产;而人工喷洒落叶剂的效率则非常之低,新疆地广人稀,一块地就有几百亩,人力成本高昂,农忙季节也很难请到足够的人。

近两年技术逐步成熟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逐渐成为被广大农户接受的新科技手段。为了加大这一科技手段在新疆的普及程度,方便农户采收,来自广州的无人机科创企业“极飞科技”从全国招募了600名植保精英和上千架无人机,齐赴新疆,为已经成熟的200多万亩辣椒地和棉花地进行落叶剂喷洒作业。

梁顺来自新疆若羌县,家里有1000多亩棉花地,此前一直靠拖拉机或人工施药。两个多月前,他亲眼看到充满科技感的农业无人机在农田上空飞行,一咬牙便辞去了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干起了无人机植保服务。

梁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先是包办了自己家附近几乎所有的田地,随后又来到这个地方推广服务。从7月26日至8月底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已经用无人机为8000多亩地打药,月收入超过2万元。

作为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25师9连的农户,熊作斌今年才刚开始采用无人机为辣椒地打药作业。

“去年以前我们都是人拿着管子钻进辣椒地里去打药,不知道蹚掉了多少辣子(辣椒),没用过无人机,担心打不透效果不好。今年打钻心虫的时候尝试了一下,发现效果还不错,所以就请他们来打落叶剂。”熊作斌夫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他们所在的整个9连,都在请无人机团队为辣椒地打落叶剂。

B.从新疆起步 飞向全世界

“你看,现在同时就有400架无人机在新疆起飞作业。”在极飞科技位于新疆的大本营,广州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指着手机上实时显示的飞控大数据地图告诉记者。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600名植保精英,上千架无人机一起为新疆200万亩辣椒地打药,创造了在农业航空领域最前沿技术成熟以来的最大推广作业。

实际上,这次科技推广作业的组织者——广州极飞科技,早已在新疆扎根近4年。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极飞科技是广州代表性的科创前沿企业,但在广州民间的知名度,可能还比不上在新疆。

龚槚钦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极飞科技原本是广州一家从事小众商业无人机生产、出口的企业。2014年,他和同样是80后的创始人彭斌被一名喜欢玩航拍的朋友郑涛(现担任极飞旗下公司极飞农业总经理)邀到了新疆,三人用航拍无人机加装了简易的喷洒装置后,为一片棉花地打药,就这样闯进了农业无人机的领域。

极飞科技迅速在新疆成立了植保无人机服务公司“极飞农业”,每在广州研发出新一代产品,就要拿到新疆的试验田地里“下地”实践,直到通过检验,才回到广州进一步研发和量产。

龚槚钦称,农用无人机的科技创新与其他产品不同,所有实验室里的设想,都必须在田间地头通过无数次的喷洒测试来验证实际效果。他们不仅在新疆发现了农业无人机的广阔市场空间,技术也是在这片农田上得到了完善和革新。

“极飞每个研发工程师,每年至少有三个月时间是在农田里搞研发,就是为了更加贴合市场,做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 龚槚钦说。

依赖自主创新和制造的飞控系统、RTK定位模块,极飞的无人机不仅可以实现全自主飞行和夜间飞行,飞行精度从米级提升到了厘米级,效率更是相当于人力的60—80倍。

如今,极飞科技不仅在新疆建立了近400人的植保服务队,还从新疆走向了全国。今年,极飞无人机已成功进入管理严苛的日本和澳洲农业领域,还在日本和澳洲开设极飞学院,培养国际化农业技术人才。

C.牵手支付宝 打造大数据

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表示“以后大家会抢着当农民”,他认为,未来的农民将回归职业概念,而且会成为一种很多人愿意干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龚槚钦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如今,加入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大多数都是80后和90后青年。而在新疆,来自不同民族的无数个“梁顺”已经感受到了科技光环加在身上的成就感。

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兰玉彬看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以及制造门槛的降低,农业无人机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他认为,这个跨越农机和航空领域的“新物种”,很适合地面机械无法到达或无法地面作业的区域,也可以有效应对大面积病虫害等突发事件,还可以节省50%的农药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

兰玉彬认为,利用植保无人机来管理农作物,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力投入,使得农田管理的成本越来越低,生产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安全。

在龚槚钦看来,农业无人机将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即既要质量好,又要成本低,最后达到产品被高价买走、收购。

“比如农户种向日葵,要让零食企业高价收购,那么不仅要让种出来的葵花颗粒够大,还要没有农药残留,这就需要精准的管理,种植规模大更要依靠无人机等进行管理。”

在龚槚钦的设想中,农业无人机是精准农业的一种手段,借助这个手段,农民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未来,极飞科技将利用种植面积、种子、化肥等供应链的大数据,与金融机构相融合,打造农村的供应链金融。如今,极飞科技已经与支付宝合作,在全国范围推出了“一键呼叫植保无人机”服务。

“只要芝麻信用分达到750分,都可以免费租无人机给农作物施药。未来,整个农业生产的供应链金融中,农户要扩大生产,要向银行或支付宝等金融机构借更多的钱,从种子、化肥,到最后的产出数据,就会成为金融机构给他贷款评估的大数据,农民甚至不需要跟金融机构做任何交流。”

D.高科技企业 组团式援疆

作为广东的科技创新企业,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疆地大物博,农作物品种多,病虫草害因素复杂,但市场需求巨大。以农业无人机为代表的农业前沿科技一旦在这里普及,就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发现市场空间,到深耕新疆农业,甚至在新疆的田地上实现了科技产品的试验和技术革新,极飞科技是从市场潜力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不仅在新疆推广了农业前沿科技,也反哺了自身的发展。

在广东援疆的实践中,如今也在加大科技援疆投入,创新科技援疆模式。据广东省科技厅援疆工作人员彭向阳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广东在加大财政上科技援疆投入的同时,也在注重挖掘新疆科技产业化潜力与市场,带动广东高新企业和社会资源加入科技援疆队伍,打造“组团式”的科技援疆模式。

彭向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今年7月,广东科技援疆的重要平台“喀什广东科技创新信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个中心是全国18个援疆省市都没有做的数据中心,是广东科技援疆的创新。”

彭向阳说,中心成立后,一方面能为南疆地区科研人员研究提供平台支撑,拓宽国际视野,还可以促进广东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南疆地区落地实施,发挥科技惠民作用,并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入喀什地区创新发展。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