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是智慧农业的载体”——专访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寇海峰

发表于:2017-09-21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拖)前身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1955年开工建设,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就在这里诞生。是一家以农业机械为核心,同时经营动力机械、零部件等多元产品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所属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是中国唯一拥有“A+H”上市平台的农机企业。近日,一拖集团市场部部长寇海峰,接受了中国智慧农业网采访,就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谈了自己的看法。

寇海峰部长对“智慧”二字的理解精准而深刻,在众多关于“智慧”的定义中,寇部的定义最是简洁清晰:对外部环境进行积极反馈,形成作业指令;是变量而不是定量,环境变化,指令调整。

在寇海峰看来,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密不可分,智慧农业需要智能农机支撑,智能农机是智慧农业载体。“智慧农业是一个大的概念,载体就是智能农机,但是智能农机的发展不能完全支撑智慧农业。因为智慧农业虽然需要农机的智能化,但农机智能化又需要其他信息反馈体系的支撑。比如说气温、气压、土壤成分、墒情、收割机产量分布等数据,这些分布在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完全依靠农机企业是不现实的。农机企业需要这些数据作为基础输入,经过作业决策系统处理,形成智能农机的作业指令,智能农机根据指令作业形成智慧。”


中国一拖拥有我国农机行业唯一的黄金供应链,研发了我国系列最全的拖拉机,从小拖、中拖,到大拖、履拖,目前中国一拖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进行市场验证,距离上市已经不远。“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虽然有一定的智能化,可以实现精准作业等,但单纯的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还无法实现智慧作业。”

在寇海峰部长这里,精准作业和智慧作业有着严格的区分。

“精准作业就是按照输入指令作业,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按轨迹行驶。只能做到定量,不能做到变量。”

“智慧作业是根据外部环境进行积极反馈,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作业指令推送给农机进行作业。外界环境变化了,作业指令就要随之发生调整。”

寇海峰的解释,很容易让人想起“司机跟着导航驾驶汽车掉到河里”的故事,掉到河里就是精准农业,没掉到河里及时修正就是智慧农业。“智慧农业一定要实现变量,比如说变量播种,必须要对墒情、矿物质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这个监测数据匹配到系统平台形成作业指令,和智能农机进行信息交互,按照土壤肥沃贫瘠不同,进行密度大小不等的播种作业。”

虽然没有具体谈到中国一拖智能农机的发展现状,但只看寇海峰部长对智慧农业相关概念信手拈来般地熟稔,就可想象中国一拖智能农机发的展程度了。祝愿中国一拖研发顺利,更祝愿我国农业早日实现智慧化,就像一拖的拖拉机品牌:东方红。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