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建设河套区域公用品牌 推动河套农畜产品走向世界

发表于:2018-08-22

2017年,巴彦淖尔市市委、政府提出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推动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加快脱贫攻坚、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抓手,编制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河套”地理标志商标和集体商标申报注册。

  今年,巴彦淖尔市市委、政府大力推进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8月14日,就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记者采访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建国。

  记者:您如何认识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

  董建国:就我个人理解,我们现在推动的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站在市场化运营的角度讲,推进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有两大好处:一是品牌建设倒逼河套农畜产品提高品质。授权使用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农畜产品,必须经过国家相关资质机构认证,目前第一批授权使用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只有6家企业10类产品。可以预见,将来我们的河套区域品牌产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畅销时,要想使用这个品牌,必须符合我们制定的比国家行业标准更高的“河套”品牌标准。二是品牌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现在正经历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时期,根据中央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的要求,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整治是我市工作的重点之一。在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提出了“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的四控原则,短期来看,农产品单位面积的产量势必有所下滑,但农产品的品质会逐步提升。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就成了实现减产增收的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品牌是品质的保证也是价值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品牌溢价来实现农业增效,最终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记者: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将如何做好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董建国:我们公司作为河套农畜产品品牌的运营机构,将按照巴彦淖尔市市委、政府总体部署,让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家喻户晓。具体讲,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打造能代表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好名称、标志和宣传口号。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对于品牌的传播力和生命力至关重要,要让普通消费者记得住、想得起、认得清。二是通过召开品牌发布会和推荐会,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推广,让巴彦淖尔龙头企业、合作社、老百姓都清楚打造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是市委、政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让消费者明白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农畜产品是高品质健康的食品。三是拓宽营销渠道为品牌溢价找市场。目前我们有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线上制订了初步的巴彦淖尔市电商平台整合方案,线下计划在临河、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地铺设品牌直营旗舰店,为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快速铺向全国打基础。

  我们主要做的工作一是委托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编制品牌建设战略规划,拟于9月在北京和临河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名称、标志、宣传口号等,邀请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和相关业内人士进行宣传报道;二是委托浙江大学设计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包装,并选择第一批使用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6家企业重新印制包装,把首批产品推向市场。

  记者:下一步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作是如何安排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董建国:下一步,我们计划一是通过农牧业发展投资基金,培育和扶持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供应“源头”,计划在2019年建成现代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基地,为带动全市绿色优质高端农畜产品做示范。二是加强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建设。结合农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指导下,系统化制订和完善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的相关指标参数,用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来保证品牌产品的质量,让广大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三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出口,让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优质的农畜产品“走出去”,同时将国外先进的优良品种、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四是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快巴彦淖尔综合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我公司将与嘉友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亚国信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合作成立内蒙古嘉信绿色实业有限公司,主要开展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加工,负责巴彦淖尔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并拟在保税物流园区内建设面粉、饲料、油脂加工项目,使保税物流园区成为河套农产品对外交流的窗口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