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活力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发表于:2018-09-01

30日上午,在第九届C21论坛开幕式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作了主题演讲。开幕式结束后,邱爱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四川省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南充应该如何作为?

邱爱军:一座城市包含了大量的乡村人群,如果乡村有新的增长点,对城市竞争成为区域的副中心将非常有利。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编制并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都为乡村的发展奠定了方向,未来的乡村应该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样一个总方向和总要求。作为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南充有760万人口,若能够把乡村地区发展起来,找到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的乡村,去激发它们的活力,使这些乡村成为城市整个推动力的一部分,这将对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起着重要作用。

记者:在发展乡村的过程中,南充应该着重在哪些方面发力?

邱爱军:新时代下,实施乡村振兴应该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南充可以创造新的不一样的东西吸引成都、重庆,甚至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者,使乡村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这其中的核心在于,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紧扣乡村发展和城市人群对高品质的追求,才能吸引城市人群到乡村消费,促进乡村的发展,让乡村有新的机遇。

具体来说,要多规融合,整体发展,梳理乡村的资源,规划新的、接地气的发展路径,确定一张蓝图,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在乡村中发现做事的人、引进和培育新型“村长”,把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模式传播到乡村,使新村民、老村民融合发展;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让村民主动参与进来、自己行动起来,从而引导激发乡村的活力,才能确保各项规划不是一纸空谈。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没有产业,乡村的集体经济也不能成长。但乡村的力量有限,南充可以为乡村搭建大的展示平台,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区域公共品牌让乡村“抱团发展”,这不仅能成为城市新的增长点,也能助推乡村振兴。希望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新格局、全域开放的新形势下,南充能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特色区域公共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南充。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