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探讨区域品牌发展,城市发展须找准定位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周雪松)2020区域品牌发展国际论坛日前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本次论坛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八届学术周联合举办,由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承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共生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希腊等14位城市规划、城市品牌、城市营销、城市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理解·城市”“遇见·城市”“风物·城市”“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等几个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城市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文春英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致辞
供图/清华同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由振兴乡村到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从中心城市到现代化的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多形态繁荣发展的阶段。随着发展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加强,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明确自己的分工和未来发展方向,确立合作关系,找到合作伙伴。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多年合作,探讨如何借助新的媒介形态塑造区域品牌的技术逻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发表主题演讲
供图/清华同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国际区域品牌协会(IPBA)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城市品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范红发表了题为《城市品牌建设:理念、方法与路径》的演讲,她认为,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宜居城市(LivableCity)”,并提出了“4D”工作模型方法和“5S”整合营销的城市品牌建设路径。英国莱斯特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国际区域品牌协会创始理事会成员米哈利斯·卡瓦拉齐斯(英国)围绕《区域品牌:更好的区域创造更好的社区》作了分享,他提出区域品牌化的三级传播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研究员发表了题为《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城市品牌韧性:反思与展望》的演讲,他指出,在疫情的重大冲击下,城市品牌建设对城市韧性的忽视暴露了出来,打造城市品牌韧性需要实现优化城市治理格局、提升基层治理韧性、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强化品牌形象韧性的转变和转型。
文春英作了题为《城市品牌化的目标与终极目标兼论城市品牌化的范式之变》的演讲,她指出,当下,城市品牌建设的动因从以往的经济逻辑、竞争逻辑逐渐转向了社会逻辑和文化逻辑。城市品牌的终极目标是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未来,城市品牌化的实践将从宣传导向、传播导向向参与导向、体验导向转变,城市品牌化的理念将从产品导向、营销导向向品牌导向转变,城市品牌化的核心也将实现由城市形象到城市身份认同的转变。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康进主持了接下来的论坛。康进介绍了由一点资讯沸点视频与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以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所联合发起的“沸点·城市暖新计划”,并邀请一点资讯高级副总裁金治与文春英教授共同为“沸点·城市暖新计划”启动仪式揭幕。活动将于2021年在各个城市的重点区域落地,希望通过一点资讯汇聚的全球拍客视角形成真实暖新的故事,传递城市公益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