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农法衍生的绿色革命与无为哲学。
何谓自然农法?
所谓自然农法,就是遵循自然规律法则,充分立足于大自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追求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友善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自然农法”也叫自然农耕,最早由日本的冈田茂吉于1935年提出,福冈正信则稍晚于1938年提出。
自然农法的精髓就在于“自然”二字。福冈正信解释说:“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无主观的省力之道。”即充分尊重并借助自然之力,其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无’字,‘一切无用论’主张无耕作、无肥料、无除草、无农药的“四无”的农业生产方式。
年轻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福冈正信因此踏上了农业的道路。从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中受到启发,从而提出了自然农法的构想。他用自己数十年的亲身试验并践行了自然农法的理念,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代表作《一根稻草的革命》和《自然农法》等书中。
福冈正信认为,现代农业所以能够获得高产,主要是靠多施化肥、多用农药、施以除草剂和勤于机械作业等技术。但是,这种科学农业法其实是一种不自然的“病态农业”。
在他的著作《一颗稻草的革命》一书中他阐述了现代科学农业所带来的的弊端和危害,并且强有力的批判了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的现代工业文明:
由人的欲望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所谓的现代化,或许显示出了它们似乎存在价值的样子。但是,说到底,它们也是毫无价值的。我确信,真正的真、善、美、欢乐只有在自然当中才会被发现。因此,我一直在追求着“什么也不做(无为自然)”的农业方式,不耕作、不施肥、不用化学物质的自然的农业方式。
但是,现代的农业则是建立在西方哲学(使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对立的西方哲学)的思想基础之上。所以,今天,我们便会为了人类自身的目的而任意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农业,在人的欲望的支配下,已经堕落为产业、商业——使我们成为石油与金钱奴隶的产业、商业的过程的一部分。
人类的未来绝不是靠做些什么就能解决的,自然之所以越来越荒芜,资源越来越枯竭,人心越来越不安,处于精神分裂的边缘,都是因为人们做出了些什么。
人无事可做,人不能去做。现在拯救人类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掀起一场什么都不做的运动。
自然农法的宗旨是捍卫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美好清静无为的自然空间。真理只有一个。不言而喻,这一立足于“无”的哲学农作法的终极目标是在于绝对真理的空观,在于对自然的无比敬仰和忠诚。
任何农业的实验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探索才能看到成效。福冈正信在书中说:
我花了五年的时间进行实验,来证实铺撒未加处理的稻草是安全的。我又用了五年的时间,请土壤、肥料学家研究土壤、地力的变化、未加处理的稻草的成份分解、肥效、脱氮现象、还原问题、与微生物的关系等等。另外,我还花了五年的时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覆盖稻草的不耕作直播要比以前的插秧法,收获量要大。
而经过实践检验证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全新自然农作法,也是对现代科技农业常规农法发动的一场绿色革命。
他说:“从表面上看一颗稻草非常轻小。说这样一根稻草能引发革命,一般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我却在某一时刻,看到了这一根稻草的份量,懂得了这样一根稻草能引起一场革命的道理,了解了事物的本质,更懂得了“无”是一切的真理所在。
自然农法的四大原则:
1、不耕地(免耕)论
农田需要耕耘,这是常规农耕中的基础。土地一耕,地力就下降。即使人不去耕耘大地,自然也会去耕耘它。而且地力也会逐年增强。即便人类不有意识的用机械去耕耘它,在植物根微生物以及地里的动物的作用下,土地也会被耕耘。而且后者效果会更好。使用机具翻耕土地,固然可以暂时收到疏土透气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机具会使土壤恶化,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不利于保水保肥,危害农作物生长,必然造成减产的恶果。
土壤具有自耕的能力
人们即使不耕地,土壤自己也能起到自耕的作用。自然界的森林,土壤,不介入人为的措施,单靠自身的力量,就能使幼苗长成巨木。大自然是靠草和树,靠土壤中的蚯蚓和鼹鼠等承担起完全彻底的土壤改良和土壤耕作的重任,这比单靠人为的手段不知要高明多少倍。现代人硬把自然的手绑起来,却以自已的手去代替,把蠢行为误认为聪慧,充其量只不过是自然的模仿。
2、不施肥论
作物依赖于土壤面生长
从大自然的观念看,这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结果而已,根吸收了养分,树当然就生长,根靠自身的力量伸进土中,树长出了最适应于该自然环境的树型,遵循自然哲理,服从自然法则,参与大自然的循环轨道而生长。
化肥的害处无穷
作物为什么长在地上?如何能生长?作物依赖土壤而生长,没有必要用施肥来增加土壤养分。施用化肥虽然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增产,但是从全局来看,它严重地破坏了土壤结构,杀死了大量的土壤微生物,使土壤发生混乱,导致农作物生长的软弱化,导致土壤微量元素的欠缺,造成了全球性的土壤退化。
仿效真正的自然,应考虑到自然的一切实际情况,至少应接近于自然的栽培环境,站在维护自然的立场去付之实践,首先应为恢复到一切农法实施前的那种自然状态而努力。
要善于观察自然。为了证明无肥栽培是否可能,首先要善于观察作物和自然现象。森林是接近自然状态,处在无肥栽培的条件下生长,却长得很好。
3、不除草论
自然界是否有杂草?
对作物来说,杂草并非天敌。杂草与作物如同土壤中各种微生物一样,相互竞争,相互共存。地上的各种草木,互为共荣,这是自然的面貌,人们破坏了这一面貌,从众多共存的植物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特殊植物,加以培育,而把其他的植物当作杂草,加以排除。
自然的环境是能使各种植物共存共荣的,但从人的眼光来看,共存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为使植物生长,就必须斩草除根。人们若能依赖自然的力量,不是就能在共存共荣的状态下,培育好作物了吗?人们爱作物(虚伪的爱),就必恨杂草,这叫爱分明。要把杂草除掉;就得付出辛劳。而杂草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永远除不掉灭不了的,因此,人们没完没了的除草,只能是自讨苦吃,把一条条的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除草剂的危害
使用除草剂或机具除去田间杂草,固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也破坏了植物之间形成的合理的生态结构,造成风蚀、水蚀,导致水土流失、农田沙漠化和土石流等现象。
但从自然农法的观点看,作物生长并不依赖化肥,在作物周围的杂草也不能看作邪魔。有树木必有杂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仔细观察一下大自然的面貌,就不难发现,在茂密的森林群体中,上有乔木下有灌木,灌木之下有杂草,杂草之下又有苔藓,从上而下形成有秩序的合理层次结构,与其说它们在那里争夺养分,不如说是共生共荣,和睦相处,各得其所。由于杂草的生长使灌木受抑,或由于灌木的生长使乔木受阻的现象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在混生的情况下,各自却能很好地生长呢?这就是自然的力量令人不可思议和震惊之处。
草能够使土壤肥沃
杂草并不是毫无意义地存在着。草根深扎到土壤中,使土壤变得疏松,根系死亡后又增加了土壤腐殖质、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肥沃了土壤,繁殖了蚯蚓和鼹鼠,杂草成为土壤生存不可缺少的有机体。
草生栽培的作用
可以采用草生栽培,绿肥栽培方法。我的果园从试种杂草栽培,逐步转向绿肥栽培,现在是种三叶草和蔬菜,不除草,不中耕,不施肥。自然界有多种杂草,利用一种杂草而驱除其他杂草,达到以草除草的目的。种植绿肥不但可免去除草作业,而且可防止水土流失,增进地力,一举两得,不论在果园或稻麦栽培上,与草共生,是完全可能的。
4、不用农药论
世上无害虫
大自然原本是平衡的,只有在进行不自然的耕种和施肥培养出病体作物时,才会发生为恢复自然平衡而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也就是说要培育自然健壮的农作物。
在田地里喷洒剧毒农药﹐虽然表面上看有助于消灭病虫害,但其实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栖息于土壤中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的杀害则是惊人的,完全是一种不明智的愚蠢行动。
自然农法的四项原则,不是人为人智的原则,而是充分运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运作规律的农作方法。所谓自然农法是充分反映自然的意志,期盼可使生命永存的伊甸园再现的农法。
俗话说病是吃出来的。石油农业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也让人类怪病丛生。比如食物中过量的氮就和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很多亚健康慢性病患者人群吃了自然事物后却慢慢的改善痊愈,甚至在日本就有很多通过食用自然食品而控制糖尿病的例子。
回归自然就是拯救人类。如果人类不走石油农业这段弯路,是否也同样可以养活众多人口呢。难道人类不是自作聪明吗?衷心希望友善环境的自然农法能迅速推广。对于人类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作为自然中的一员,重归自己本来的位置。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修复愈合内外一切的伤口。恢复自己的灵魂,复苏大地的绿色就像福冈正信在书中说的:“人类的未来只有去实践老子的无为自然。除此之外,别无它路”。有智慧的无为是真正的无所不为,胜过无明愚痴的有为法。
地球曾经是伊甸园。那时,各种树木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硕果累累。今天,我们要将地球再次变成伊甸园,地上天堂。但是,这种愿望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梦境之中。让我们想象一下吧,那长满蔬菜鲜花,丰富谷物、硕果挂枝头的树木的伊甸园,那有着美丽的绿色山岗、草原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