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农法】多样性种植-选育抗性品种
“现在的农业生产中,生产者对于种子的选择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从市场上采购商品化的种子。”
现在的农业生产中,生产者对于种子的选择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从市场上采购商品化的种子。商品化种子对于母本主要的要求就是产量、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两点,所以现在大宗农业种子基本都是杂交种。但是对于种子生产商而言,杂交种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有使用了杂交品种才能控制种子,这样农民就不能私自繁殖种子了,生产者每年都必须购买新的种子才能保证其具有优异的基因。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种子有了优异的基因,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那么就可以有不错的产量,但是却忽略了优异基因与种植环境的匹配程度。
自然农法主张自留种,只有能够在种植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品种才有继续繁衍的能力。它对于所在区域的气候、水、土壤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当然对于病虫害也是如此。当我们种植选育的优异品种,它们拥有高产的基因,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但是生长在陌生的环境中,它会与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协调的现象。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产它的优异基因就难以表达,病虫害依旧频繁发生,产量得不到提高。因此,作物想要获得高产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在所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使用外来的种子,或是生长过程中受到污染的种子包含了不适或不良的外界信息,需要进行种植的适应与排毒。自然农法自家留种保留植物的地域信息,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自然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种子,更有活力与适应力,降低种子对外界的依赖性。
在优异品种的选择上,自然农法主张通过多样性种植来选育抗性高的品种。多种作物种在同一环境中,在土壤、水、肥、阳光有限的条件下,只有根系足够强壮、对病虫害的抗性足够强、对各种逆境环境有抵抗力才能够在这个环境中生长。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适应自然者才可以存留下来是自然法则。
只有能够生存下来,我们才不需要过多的“帮助”它们生长,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它的产量也会更加稳定。